看到鬼子炮兵反击,邹俊杰带领的十几个人早有准备的躲进临时挖掘出来的猫耳洞。
猫耳洞是最简单有效的防炮击工事,我军曾在边境战争中广泛使用。
这帮家伙们更是把猫耳洞给发扬光大了,还给猫耳洞装了‘门’,防炮效果更上一层楼,比躲进乌龟壳里都安全。
这里所谓的门就是随便找一块坚硬的遮挡物,有的战士使用机枪防弹板,更有个战士跟老百姓借了个大锅盖,人躲进去,拽着锅盖往洞口一堵,OK,炮弹碎弹片和被炮弹迸飞过来的砖头瓦块就全都挡在猫耳洞外面了。
南方人应该没见过北方农村使用的那种大锅盖,北方的大锅盖是用厚实的木头打造,沉着呢,拿着当盾牌挡子弹都成。
现在也很少见了,就算还有用大铁锅的,也都大多换成了轻便的金属锅盖,是方便了,但是总感觉少了那么点感觉。
小时候放学回家,在院里就闻到香味,窜进屋第一件事就是掀锅盖,看看今儿吃啥,当看到那一锅金灿灿的贴饽饽熬小鱼,口水哗的一下就下来了。
贴饽饽熬小鱼,想死我了
擦,简单说说猫耳洞还能接受,咋连贴饽饽熬小鱼都出来了。
(老三:为了灌水我容易么?嗯?-_-||)
牛十三跟邹俊杰挤在一个猫耳洞中,看着鬼子打过来的炮弹把水坑炸得泥土翻飞,忍不住哈哈笑道:“小鬼子火力还挺猛,过瘾啊。”
邹俊杰挤开牛十三,从背包里取出一个潜望镜伸了出去,观察了一会儿,在通话频道中命令道:“鬼子从两翼包抄上来了,大家先不要动,放他们走近点。炮兵自由活动,瞅准鬼子炮火间隙反击。”
其实从鬼子炮火落地爆炸后,就有战士迫不及待的钻出猫耳洞取出炮架上了。
不管是94式山炮,还是60迫击炮,都是两个人一组,一个负责瞄准,一个负责装弹,尤其是迫击炮,最多十秒钟就可以打出一炮,两三炮后,收炮再次躲回猫耳洞,等着鬼子把炮弹打过来。
1200米,够小鬼子跑一会儿的,这段路程他们这6门炮最少可以发动十几轮攻击,就算一轮攻击只能炸死炸伤十几个小鬼子,那也能消灭两三百小鬼子了。
等小鬼子跑到了,还有幸运大礼包要送给他们。
那些从两翼包抄上来的小鬼子玩家,一个个累的跟傻狗一样呼哧呼哧直喘。
八嘎他娘的呀路,这个距离,手中的武器够不着啊,就只有被动挨打的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