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5章 华夏船舶的奥秘

文史作家于张喜说,嘉靖四十年( 1561) 的宁台温之捷 ,戚继光、胡震等所部战船, 近战倭船 ,犁沉敌船 10 余艘 ,烧残敌船 5 艘 。从这一战例中,可见当时明军的战舰占有较大的优势 ,舰船结构强度和航行速度均优于敌舰。

老海龟说:“明朝还制造了两头有舵、进退神速的‘两头船 ’,以及特种战船联环舟和子母舟 。联环舟船 ,体长约合 12.4 米,分为两截 。前截占三分之一 ,装载爆炸火器, 后截占三分之二,乘坐战士。 冲撞敌船时 ,舟首倒钩钉牢敌船,火器爆炸后 ,与敌船同毁 。撞击时,联结前后截的铁环自解 ,后截得以在爆炸前回驶。子母舟长约合 11 米 ,前 2 丈是舰船 ,后 1 丈 5 尺 ,只有两舷侧帮板,腹内空虚,藏一子舟 ,母船发火 ,与敌船并焚,军士可驾子舟回营。”

嘉靖四十年 ( 1561) 的宁台温之捷,戚继光 、胡震等所部战船,近战倭船 ,犁沉敌船 10 余艘 ,烧残敌船 5 艘 。从这一战例中 ,可见当时明军的战舰占有较大的优势 ,舰船结构强度和航行速度均优于敌舰。”

老海龟说:“明朝还制造了两头有舵、进退神速的‘两头船 ’,以及特种战船联环舟和子母舟 。联环舟船 ,体长约合 12.4 米,分为两截 。前截占三分之一 ,装载爆炸火器, 后截占三分之二,乘坐战士。 冲撞敌船时,舟首倒钩钉牢敌船,火器爆炸后,与敌船同毁 。

撞击时,联结前后截的铁环自解 ,后截得以在爆炸前回驶。子母舟长约合 11 米 ,前 2 丈是舰船 ,后 1 丈 5 尺 ,只有两舷侧帮板,腹内空虚,藏一子舟 ,母船发火,与敌船并焚,军士可驾子舟回营。”

梦弟看见一艘古代战船上的士兵在交战时 ,远则用弓弩 ,近战用刀枪 。每位兵卒都各备有长短兵器。战船上,还装设有拍竿 ,年轻人告诉他说, 拍竿可以用以锤击敌船。他 发现,战船上设有战棚,是用牛皮蒙在木板上,或钉竹片,小伙子告诉他 ,这是作战的防护装置。

无女墙的战船 ,战斗时,在左右舷悬挂罟网 ,以防敌人跳帮。船 上还备有若干小镖,投掷击敌 ,30 步内有效 。较重的犁头镖,在刁斗上下投 ,可以击杀敌人和洞穿敌船体。撩钩则用以钩搭敌船 ,勾镰用以勾船割缭绳 。古代船战中,还会使用燃烧性火箭,主要用来焚敌方篷帆,使敌方战船无帆失去风动力。

不知道什么时候 ,梦弟从梦中醒了过来,他说明了梦境。计算机姐姐说:“你梦见的情景都是我们讲述的内容 ,看来,魔幻背心的梦幻功能很有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