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苏需要了解这四年来总部这四个部门以及各城市公司的工作及绩效情况,才能做下一步的工作调整和安排。
第二天,林子苏召开新二部成立后的第一次中高层会议,这次周瑁远也与会聆听,有他坐镇,这些个总经理的汇报就不敢有丝毫怠慢。
也是在听了他们的汇报,林子苏才知道自己曾经在销售线推出过这么多的“新政”,而且也实实在在为崬森带来了巨大的收益,而且至今这些政策都还在继续推行和持续收益;
林子苏也才知道杨玫曾经谋权篡位,让崬森陷入了长达八个月的动荡,让之前的成果都灰飞烟灭,还真是“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这两年如果不是周瑁远的强人压制保护新政、保护十八罗汉,以杨玫的做派,坐镇二部这么久恐怕早就灰飞烟灭。
同时,林子苏也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大家显得有些不敢畅言,很多话和工作都不敢说透,仿佛在刻意回避着什么,好像很怕说错话一样。
又看到周瑁远像刀子一样的锋利眼神盯着每一个汇报的负责人,眼神里似乎有着某种警惕和警告。
林子苏隐隐感觉什么不对劲,可是又无从想起,只觉得也许和自己丢失的那两年记忆有关,到底是什么事情,能让他们如此讳莫如深?
但是,不管怎么样,通过汇报会,林子苏对四年来销售线有了大致的了解,但他们对销售业绩下滑归因于崬森上市风波带来的震荡影响以及后来两年的政策调整。
各个负责人汇报结束后,林子苏针对性地一一问了几个问题,却没有在会上做任何定论就结束了会议。
接下来,她决定先从市场营销中心开始调研谈话,主要是区域总监和总部市场中心的中层和主管,进行一一谈话。
了解他们工作中真正的困难、需求以及目前政策制度有哪些缺陷问题和他们对自己目前职位、薪酬的想法和意见。
同时,她还找了基层的员工代表谈话,但她并没有遵循职场的惯例——只找那些表现优秀的员工代表,而是连带表现并不好的员工也来谈话。
林子苏想从侧面了解这些管理层,是否存在拿着绩效考核当杀威棒来排除异己?
总部谈话结束,林子苏便带着王静等高管下去调研,并逐一在城市公司也开始了一轮谈话。
这次则是案场经理和置业顾问,林子苏要求谈话对象“求真务实”,不瞒报虚报,真实反映案场情况。
因为这关系市场中心今后的政策计划和工作安排,牵涉每一个员工的福利待遇。
大家知道了这个利害关系,又看到有林总亲自挂帅坐镇,因而大都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只有个别人顾左右言它甚至阻挠调查问话,这些林子苏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最让林子苏出乎意料的,是在最后一站常青市城市公司的案场。
她见到了数年未见、现在还是一个小小置业顾问的李秦沁——
杨玫篡权夺位指派陈圆圆祸乱市场中心,作为林子苏的贴身助理,又是当年和王品青齐力揭发陈圆圆的人,成了陈圆圆首先开刀祭旗、杀鸡儆猴的员工,被下放常青城市公司做了一个普通的置业顾问。
林子苏意外的是,她竟然这么沉得住气,快五年了,她竟然还待在这里做一个籍籍无名的销售。
放在以前,以她争强好胜的心性,早就鱼死网破,要么一走了之了。
李秦沁见到林子苏,禁不住抱着她痛哭失声,哭着说“我终于等到你回来了,等这一天我等了好久”。
林子苏也是在最近回了崬森知道杨玫、陈圆圆祸祸市场中心的事,但因为周瑁远的警告而每个人都讳莫如深。
以至于林子苏只知道市场中心被杨玫、陈圆圆祸乱过,但并不知道李秦沁给自己通风报信以及陈圆圆害得自己早产昏迷的事情。
也忘记了陈圆圆和自己的过节,看到李秦沁哭泣,只是含泪拍了拍她的肩膀,安慰道:“让你受委屈了!”
随后,林子苏把李秦沁单独叫进了VIP洽谈室聊了三个多小时,李秦沁将一个厚厚的本子交给林子苏,说:
“两个星期前,我听强哥说你回总部了,我就知道,以你的风格,一定会下来调研,这是我用了四年的时间记录的关于销售的各种问题和症结,
甚至包括其他区域的情况,我知道你一定用得上,这个本子就是专门为你准备的,我知道你一定会回来,我相信,一直坚信!”
林子苏感动之余,也感到无比欣慰,这个姑娘成熟了,也成长了。
四年多的时间,物是人非,可有的人还在原点,而有的人却早已远行归来。
李秦沁,就是那个远行后,一起归来的人!
林子苏大略地翻看了那个厚厚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的都是每日的工作问题和解决办法,也有她个人的感悟和收获。
更震惊的是,她所记录的那些问题,正是林子苏调研这两周来的问题所在。
也就是这一刻,林子苏做出了一个决定,她问李秦沁:“愿意回来给我继续做助理吗?这次不是总经理助理,是总裁助理!”
李秦沁喜极而泣,突然哽咽地说不出一句话,只掩面而泣,许久才道:
“我做了那么多对不起你的事,你都不计前嫌,还愿意用我,我哪还有资格说不,我当然愿意,也求之不得。谢谢林总,你放心,以后我李秦沁绝不会再辜负你,也绝不会再让你失望!”
“不要这样说,你能有现在的认知和反思,都是你自己的觉醒,而且这几年你一直都是案场的销冠,这都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并不是我的功劳。
我只是你的磨刀石,你应该感谢自己,不辜负自己,不让自己失望,才是你应该说的!既然愿意,那你准备一下,
下周一就去总部找我报到,把眼泪擦干,以后你就跻身中层管理,以后还会往更高的层级走,作为一个高管,眼泪可是收服不了人心的。”林子苏温和道。
“嗯,明白了,就是再次见到你,太激动了。”李秦沁咧嘴想笑,可眼泪却更疯了,林子苏笑着拥抱了她,又相谈了许久才离开。
回到总部后,林子苏总结出了市场中心的问题和桎梏。
第一,管理层级太多,政令不一,尤其是城市公司总和总部市场营销中心的政策总是不统一,二者时常是对立的排斥的,造成员工的执行困难,严重影响正常的销售工作。
林子苏明白这是杨玫一贯的阳奉阴违作风,在总部事事听从和顺从周瑁远,但背后却指使城市总对着干。
通过城市总掣肘和压制十八罗汉的销售工作,削弱王静和区域总监的权力,以达到重新夺回市场的掌控权和话语权。
这几年她确实达到目的了,几个较年轻、掌控力较弱的罗汉比如范凯、陈旭东、王蒙蒙、耿家营、段瑞等总监的区域,都基本上被所属的城市总把持。
几个年轻的罗汉因为失去了林子苏的支撑,无力再对抗杨玫手下这些强势又老辣的城市总。
而曹海、赵文光、李封、王宏伟、王静所辖区域勉强可以和他们打成平手。
最让林子苏感到惊讶的是,只有邓闻、武荃两人的市场仍属于强势控制区域。
一个是武荃因为认了郭晓钊的女儿为干女儿,郭晓钊是周瑁远曾经最得力最信任的心腹。
他女儿也被周瑁远和林子苏认作干女儿,因为这层特殊的关系,让杨玫和城市总不敢动她。
再加上武荃本就是个非常有主见、掌控力极强的人,因而很难被人所摆布。
最意外的莫过于邓闻,他曾经可是有过二心还投奔过竞争对手,林子苏差点因为他被害得名誉扫地。
但是万万没想到的是,最终阵地最坚守的竟然是他的区域。
通过了解,林子苏才知道他也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因为林子苏的不计前嫌,而让他对林子苏十分忠心。
即使林子苏离开四五年,他仍然敢以一种置之死地、鱼死就网破的姿态对抗来自杨玫的强大压力,而让杨玫拿他没办法。
也是因此,邓闻帮助林子苏守住了三大业绩大区——常青市、云连市和宛城市。
邓闻原来其实只负责宛城市,常青市原来是归王静负责。
后来因为王静升任总经理,事务繁多,无暇兼顾做市场,便将常青市交给了邓闻。
云连市原来是王宏伟负责,后因杨玫提升王宏伟做特派助理。
王宏伟借故脱离市场销售,后来王宏伟说服杨玫让邓闻接手云连市场。
王宏伟的说辞是,邓闻背叛过林子苏,对林子苏没什么感情,由他接手林子苏的大本营,也是一举两得的事,杨玫最终同意了。
这是四年前的安排,但王静上任这几年都没有做调整。
等杨玫回味过来,就把王宏伟狠批了一顿。
王宏伟只得说自己也没料到,不知道他是怎么攀上董事长的,现在有董事长撑腰,他才敢和我们对抗!
杨玫大斥荒谬,根本不相信八竿子打不着的周瑁远会帮一个未曾素面的管理。
杨玫几次施压要王静撤换邓闻,王静都以董事长不同意为由挡了回去。
还说自己现在也没办法管邓闻,因为他有董事长撑腰。
这点倒是让杨玫很意外,以为王宏伟只是借口,没想到是真的!
明的没法搞邓闻,杨玫只得指使廖敏等三个城市总节制邓闻。
可是几回合下来,三个城市总都落败下来,最后还收到了董事长办公室的惩罚通告,才不得不收手。
说起邓闻和周瑁远有关联,还是邓闻的一次“僭越邮件”。
他在感受到杨玫对市场营销中心虎视眈眈的威胁后,就做出了一个非常大胆的决定——给董事长写邮件。
邮件很直接,他向周瑁远立下军令状,表示自己所管辖的三个区域可以一直保持在林总在时的销售业绩,在那个基础上,每年保持不低于10%的增长。
但他有一个要求,就是请求董事长能够支持自己不被杨玫打压和撤换,因为王静没有林总的能力可以压制和对抗杨玫。
其他区域已经被杨玫和城市总打压得失去了主导权,自己所管辖的三个市场大区一旦丢失,就再也没有东山再起的资本了。希望董事长能给予支持!
周瑁远收到这信,也是十分惊讶和震惊,他不知道杨玫竟然敢这样阳奉阴违,更不知道罗汉的阵地已经大半尽失。
更没有想到一个小小的区域总监敢直接越级谏书向他寻求支持,便觉得这个管理很是不寻常,要知道上一次敢这样跟自己提要求请支持的人,还是林子苏。
周瑁远不喜欢不安分爱表现的员工,但是对这种有胆有识的手下还是非常欣赏的。
因而,他让张庆东给他回复,让他好好干,必要的时候,董事长会给予支持。
有了周瑁远肯定的回复,邓闻这才没了后顾之忧,敢顶风和杨玫对着干,也是因此守住了市场中心的三个重要阵地。
当然,邓闻并不是单纯地为了寻求支持,他其实也是学的林子苏。
他是希望通过这次冒头,引起董事长的关注,只要自己能把这三个市场守住并做得风风火火,今后必然会受到重用和提拔,甚至取代王静和林子苏,都是指日可待,这也是邓闻的野心。
周瑁远一眼就看明白了他的意图和野心,这也是他没有亲自回复而让张庆东代回的原因,这种人要用,但要压着用。
毕竟这个时候他的表忠心,对周瑁远而言也是及时雨。
市场一直是崬森营收的晴雨表,能守住一块是一块,毕竟那时候的周瑁远家里和事业两头忙,根本无暇兼顾市场的事情。
这些都是林子苏不了解的内幕,甚至为此还把邓闻好生夸赞了一回。
林子苏搞清楚了业绩下滑的真正原因不止于政策和动荡因素,而是最大的拦路虎在杨玫和城市总。
长达四五年的晦暗,把罗汉们的冲劲和血性都磨平了,再没了当年的意气风发和拼劲,这让林子苏十分心痛。
造成业绩下滑的第二个原因,根据基层员工的谈话反映,平常的脑暴营销会议太多,经常占用黄金工作时间。
因为林子苏曾经立下过规矩——不允许强制员工加班。
为了不占用员工的下班时间,区域总监、销售经理就不得不占用工作时间来讨论活动创意和营销方案。
而且由于林子苏不设专职策划师,所有的营销活动都是依靠群策群力,因而销售又是策划又是执行,一人要身兼数职。
林子苏在时能够很好地帮他们把控会议质量,可是林子苏离开后,会议没有了首脑,就变得枯燥又冗长,而结果也不尽人意。
因而总是反复开会讨论,给基层的员工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也浪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最后的结果还是事倍功半。
而区域总监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每天因为开会也对自己造成了极大的消耗,而失去了对销售的管控。
林子苏十分不解,问王静,之前就做过营销中心的标准化流程管理,有营销活动方案的资源标准库,为什么还有反复不断地开会讨论营销活动?
而且很多周末的日常活动,根本完全没必要上会讨论,直接套用资源库就可以。有现成的不用,非要南辕北辙,那我们这个标准化流程管理岂不是形同虚设?
王静很是为难,说你走后,杨玫基本上就废除了标准化的流程管理,凡事都得她说了算。
她说标准化管理太僵化,市场营销都是瞬息万变,需要我们有灵机应变的能力,而不是套用公式。
我跟董事长反应过,但是那时候你在昏迷,董事长根本没心情管这些事情,当时很多事情都是琞总代管。
你知道琞总的风格,她奉行的是自由管理哲学,而且她和杨玫也是平级,杨玫心高气傲,根本不会听琞总的,所以这事就这样搁置了。
我只能让他们自行解决,用他们擅长的方式来做,最后也只有邓闻坚持了标准化的流程管理,其他也有想这样做的区域总,都被杨玫打压,最后都不了了之了!
又是杨玫!真是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林子苏把笔一扔,身子重重地靠进了总裁大班椅里。
王静看她又陷入了沉思,便起身轻轻离开了……预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