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炒股之争

含生草 劭君 5776 字 9个月前

话说周琞扬兴致盎然地讲完周瑁远凭借在股市上的运筹帷幄,赚到了亿万身家,这是完全颠覆了林子苏的三观和认知,因而全程都是吃惊,以及对周瑁远五体投地的崇拜和仰慕。

可是这厢老爷子却是见惯不惯,周琞扬讲完了,他就盯了一眼正志得意满的孙子——也只有在他的家人面前,周瑁远才会有这样喜形于色的表情,平常都是一张不苟言笑的黑脸。

老爷子的脸瞬间就拉了下来,沉声道,投机钻营赚来的,有什么好宣扬的?炒股就是赌博,赌博是什么,赢少赔多,赢还是靠运气。

而且,他股市上赚钱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那是建立在无数股民血本无归的基础上,有的股民甚至倾家荡产,他赚的那些钱是带着血的,明白吗?

(炒股=赌博=不光彩=否定周瑁远)

周瑁远撇了一下嘴,颇有些不服气。

没等他开口,老爷子就呵问道,你敢说不是吗?人赚的每一分钱,都是他对这个世界认知的变现。认知的上限,就是他财富的上限。

这个世界是公平的,就算你是富二代富三代,也一样,你是赚了1个亿,但没到一年,不还是昙花一现,赔光了吗?!

这就说明你的认知配不上你靠运气赚来的那1个亿,你亏的每一分钱,都是对这个世界认知的欠缺。你要不是出生在富裕家庭,就凭你这些年亏的,都够你跳楼自杀十几回了。

你看那些股市上只要有一次赔得倾家荡产的人,不是疯了,就是死了,他们可没有像你有翻身重来的机会和资本,只要赔一次,就是死路一条!

这说明什么?说明在股市上赚钱是概率问题,是运气问题,但绝对不是能力实力,把概率和运气赚来的钱当作能力,这就是认知的最大错误。

来钱太快,人会变懒,人一旦懒了,就不会再愿意脚踏实地在实业里赚钱,说白了,这些人和你一样,认知配不上靠运气得来的一时财富,最后的结局注定会赔!

(钱赚得越快,认知跟不上=亏钱=激发人性惰性=恶性循环)

按照爷爷的逻辑,那这个世界上最富有的,不应该是像爷爷这样的人,而是那些专家教授啊,他们的认知是最高的,可现实是,这些专家教授并不富有。

这说明,爷爷的理论也不是都对,知识有知识的运作逻辑,商业有商业的运作逻辑,不应该混为一谈。拥有最高的知识,却不能转化变现,那他学的就是死知识,没用的知识,那样的知识学了还不如不学。

周瑁远还是顶了回去。

(认知高≠会赚钱=知识要变现才有价值)

你这是偷换概念!那国家为什么还要推行九年义务教育、推行大学高等教育?小林啊,21岁大学毕业,六七岁开始上学,嗯,后来又去读京大的硕士,是3年,花了17年学习知识。

你呢,读硕士,那就是17年,嗯,你比小林更早接受启蒙教育,不到4岁,将近20年,为什么要用人生四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的时间去读书?

还有那些富豪名门,哪一个不重视子女的教育,让他们尽可能读书,读更多的书,读更好的书,上最好的大学?

一个没有知识打底的商人,就是个流氓地痞,他能有什么商业逻辑,他的生意也不可能做大做强做长久,杨军就是最好的例子啊!

(认知上限=事业上限)

而且,你怎么知道那些专家教授不富有?你把财富狭义地定义为金钱,那他们肯定没你有钱。但你现在赚的每一分钱,哪一个不是那些专家教授传授给你的?

你上过的学,读过的书,你现在所有的经验,都是他们知识的结晶和传承,这些是无形的财富资产,没法用金钱估量计算。

你的财富,还有周家的财富,全世界富豪的财富加起来,都抵不过这些知识分子的财富。老爷子一顿怒批,周瑁远无言可对。

(人类的知识=无价之宝)

有什么不服气的?炒股,跟赌博一样,都是零和博弈的游戏,靠的是运气,靠的是坑蒙拐骗,有什么技术含量,越是没什么文化的人,越是急功近利,越喜欢做一夜暴富的梦。

你去赌场看看,那里面的人,基本上都是这种人。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有几个会去赌的?大到国家,它也是百害无一利。

金融业在中国的蓬勃发展,造就了一大批空想家梦想家,造起梦来口若悬河,把死人都能说活,却干不出一个响当当的实业品牌!

制造出那么多金融产品,你以为是干什么,就是不劳而获空手套白狼,就是在割韭菜,割劳动人民的血汗钱,偷窃国家的财富。

股市上造就的富豪,哪一个不是割的股民的血汗钱,所谓的赚钱,赚的都是昧良心的钱。

(金融产品=不劳而获)

有这些所谓的富豪当榜样,下到老百姓,上到商人企业家,都跟着效仿,不再脚踏实地通过工作创造财富,都去金融市场豪掷千金。

老百姓的财富都流进虚幻的股市,导致大批工厂实业倒闭和举步维艰。一场金融危机过来,全部死翘翘,几十年改革成果,几代人积累的财富,一夜之间化为泡沫。

国家需要的是实业、制造业,只有实业才能带动就业,老百姓的腰包才有机会鼓起来,老百姓富了,才能带动内需和消费。

有了消费,才能促进生产,提高生产技术,才会有更多的创新创造,地方才有更稳定的财政税收,国家才能富强。只有实业,才是真正的利国利民。

可是炒股呢,它是在利用人性的缺陷和漏洞,放大贪婪,只会肥了少数几个人的腰包,让绝大多数人赔钱,最后只会拉大贫富差距,让阶层积怨加深,社会更加不安定,引发更大的动荡。

(股票激发人性堕落=祸国殃民)

周瑁远越发不服气了,便反驳道,赔钱这事,在各行各业儿都有,股票投资和别的生意没有区别,不论干什么生意,都会有赚有赔,这世界上没有只赚不赔的生意。

就像爷爷你投资项目一样,有的项目会赔,有的项目会赚,这是自然规律,不能因为失败了就否定股市、金融业的价值,创业还有失败的呢,为什么要求股市必须只赚不能赔呢?

爷爷你这是道德绑架,财富的分配本来就不是公平的,爷爷一辈子不炒股,不涉足金融,你是靠实业起家,这是不可挑剔的吧?

可最后还不是只有你和崬森的几个股东高层成了富人,但绝大多数的人还是穷人,只能靠给你打工,他们赚的钱也只够养家糊口。物竞天择,这就是社会运作的规律!

而且,那些失败的股民就是无辜的吗?成功是因为贪婪,失败也同样是贪婪,失败的人并不无辜,他们甚至比成功的人更贪婪,才导致的失败。

就像爷爷说的,我的认知欠缺,那他们的认知比我更低下,我有认知,也有资本和底气,可是我也不能保证每次都赚钱,那他们怎么可能不赔?

他们也注定要为自己认知不足做的错误决策买单,优胜劣汰,本来就是商业世界的本质和逻辑,不能因为他们失败了,我就得同情他们,我赚了就是不劳而获,是昧良心,对不对?

说到利用人性的缺陷和漏洞,这是所有商业的底层逻辑,不是只有股市。只不过,股市因为财富的高聚集性,才更容易放大人性的贪婪和恐惧。

这就像车祸和空难一样,车祸几乎每天都有发生,每天都有因为车祸导致伤亡,但是大家不会刻意去讨论汽车的安全漏洞。

但是只要发生一次空难,就会引起整个社会的恐慌和讨伐,进而引发全世界对航空公司的质疑和谩骂,甚至道德绑架,导致航空公司的股价大跌。

但实际上呢,美国安全委员会在1993~1995年三年间所发生的伤亡事故研究,坐飞机比坐汽车要安全22倍,而且,美国在过去60年里,飞机失事造成的死亡,比有代表性的3个月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还要少。

这可是飞机飞行60年和交通事故3个月的比较,中国的航空事故率也几乎为零。商业和股市,也是同样的逻辑和规则。

而且,我赞成爷爷关于认知和财富是对等的观点,但是爷爷有一点忽略了,你常说一句话,叫什么福,什么祸……

林子苏知道是什么,但是看到老爷子正瞪着他的孙子,在这样一个剑拔弩张的私人争论场合,她绝然不敢出声,还是周琞扬提示了一下“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对啊,福祸相依,股市里的经验和教训,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有的人——比如我,善于从中吸取教训,改进和完善技术,总结经验,所以我失败的次数就越来越少。

以前可能投资十次,会赔七八次,但后来慢慢减少到五六次,再后来就是两三次,那现在基本上能一直保持着零风险。

我不害怕失败,因为我会在每一次失败时吸取教训和复盘总结,提升认知,避免下一次犯同样的错误,所以我可以一次比一次好。

而有的人,股市稍微有点风声,他就被恐惧支配,承受不住下行的压力,缺乏耐心,立即清仓卖出,结果错失赚钱机会。

一旦赔了钱,又不甘心,又不懂得总结分析、学习改进,一味放纵贪婪,对听到的消息不加分辨研判,就盲目跟风,去下更大的赌注,结果惨赔。

这些人,注定被淘汰、被收割,就算不是在股市,也会在别的方面亏钱。这和工作是一样的,那些不思进取的人,不学习,不提升工作技能,从来不找工作方法……

这些人就是会被像林子苏一样的人取代和淘汰,那爷爷会去同情那些工作中无能的员工,而去责怪林子苏这样的员工太勤奋积极吗?

我想爷爷肯定不会,你对林子苏的欣赏,是很明显的。那同样的逻辑,放在股市上,怎么就不行了呢?难道爷爷你就不是在双标,在固执己见吗?

(成功者≠吸血鬼寄生虫,成功=总结+分析+学习+改进,失败=无能+无知+懒惰)

老爷子横眉怒目,瞪着孙子,却也是哑口无言。

周瑁远趁热打铁,爷爷你的思维还停留在上个世纪,现在带动国家发展的,不是只有实业、制造业,金融业也很重要,金融业越发达开明,越能吸引外资投资,越利好经济发展和实体企业的创新。

爷爷说的那种投机,还是少数。我,就不是投机,是投资,就比如说,我有闲钱,而且有大笔的闲钱,那我可以拿出来放到股市里,购买那些有潜力的上市公司的股票。

并且,长期放在股票账户里,那这些公司就可以拿着我的钱去扩能扩产,吸收和招收更多人才,这也可以帮助企业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