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廷玉闻言看向杨雨亭,问道:“想说什么,倭国怎么了。”
“倭国那边现在什么局势,就这么打下去吗?不是说准备停战,可是咱们这边也没准备啊,这不是还打着呢,廷玉,你打就打,准备停战就抓紧。”杨雨亭说道,虽然他不知道张廷玉怎么想的,但是他知道这么拖着肯定是不对的。
张廷玉微微皱起眉头,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思索片刻后说道:“雨亭,倭国之事确实不能久拖。如今我们虽在战场上占据优势,但长期的战争也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消耗。停战并非不可行,但我们必须确保在停战谈判中获得足够的利益,和倭国停战,在于他们,现在我不介意多掠夺一部分财富。”张廷玉站起身来,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的景色,缓缓说道:“倭国这个国家民族,他们在想什么我们不知道,所以先静观其变吧,你先去和王永疆、少帅商议一下,看看目前的局势下,我们若要停战,需要提出哪些条件。”
杨雨亭点了点头,说道:“好,我这就去安排。不过,廷玉,与苏俄的结盟之事也不能放松。我们得在两边都把握好分寸,争取最大的利益。”
张廷玉颔首道:“没错,你去办吧。与苏俄的谈判,继续坚持我们的原则,不能轻易让步。”
杨雨亭离开张廷玉的办公室后,便马不停蹄地去找王永疆和少帅商议与倭国停战的条件,在前往王永疆办公室的路上,杨雨亭的脑海中不断思索着各种可能的情况,倭国虽然在战场上处于劣势,但他们向来狡猾,肯定会在停战谈判中想尽办法争取对自己有利的条件,而华国这边,既要考虑到自身的利益,又要在国际上保持一个合理的形象。
杨雨亭首先来到了王永疆的办公室。王永疆见到杨雨亭到来,立刻起身相迎。“杨总长,这么匆忙来找我,是有什么要紧事吗?” 王永疆问道。
杨雨亭微微点头,说道:“老王啊,廷玉让我们商议一下与倭国停战的条件。现在局势虽然对我们有利,但停战之事不能草率决定,必须确保我们能获得足够的利益。”
王永疆皱起眉头,思索片刻后说道:“与倭国停战,确实需要慎重考虑,而且到现在,你难道都没发现这一次的倭国军政府都还没派人来说和吗?现在的世界上的局势跟以前不一样了,双方阵营都打出真火了,停战,还行拿到足够多的好处,并不容易,现在更遑论德意志已经东征了,倭国现在更不会和咱们和谈。”
“是啊,所以才谈一下看有没有可能,廷玉现在的意思也是不想打,要是打付出的代价太大了,半岛那边他去了一趟,回来就变了,倭国毕竟也算是一个强国,打到最后,肯定要把倭国打急了,问题就在这了,打残了倭国,对我们有什么好处,没有好处,现在说白了跟以前咱们混战的时候一样,打下来又能怎么样,要是没有足够的实力,还是拿不下来。”杨雨亭毕竟以前一直负责奉系的行动和指挥,在这方面门清,也是看透了国与国之间的利益瓜葛,毕竟这和以前混战的时候根本没什么不同。
王永疆微微颔首,说道:“你说得有道理,杨总长。那依你之见,我们该提出哪些停战条件呢?”
杨雨亭沉思片刻后说道:“首先,倭国必须进行战争赔偿,包括金钱、物资以及一些重要的技术转让。”
王永疆听后,点了点头表示赞同,“这些条件确实能保障我们的利益,但我觉得还可以加上一条,要求倭国在一些关键资源上给予我们优惠的贸易政策,毕竟他们在某些资源方面还是有一定优势的,而且开战之后,协约国虽然明面上都已拒绝和轴心国交易,但是漂亮国还不是私下交易了,现在的地下黑市很多东西都可以交易,当然了,我们前一段时间是不会卖给倭国武器和物资的。”
“嗯,这个主意不错。” 杨雨亭说道,“那我们现在就去找少帅,听听他的意见。”
两人一同来到少帅的办公室,少帅得知他们的来意后,也加入了讨论。
少帅说道:“除了经济和军事方面的条件,我们还可以在一些特定的条件下要求一下倭国,比如以后华国人在倭国享有一定的特权,还有就是如果倭国有人想要来华国,倭国军政府不得阻拦。”少帅的想法更绝,想要把倭国的根刨了。
杨雨亭和王永疆对视一眼,心中都对少帅的提议感到意外,但仔细一想,又觉得有一定的可行性。
杨雨亭说道:“少帅这个提议很大胆,但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倭国的实力,同时也能提升我们华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不过,这样的条件倭国恐怕很难接受,虽然我们现在已经在倭国的本土,但是战争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也许现在咱们占据优势,下一个小时,倭国就占据优势了,换位思考,德意志现在已经进军东亚,让我是倭国,我不仅不会同意停战,还会疯狂的牵制我们华国。”
小主,
王永疆也点头表示同意:“是啊,倭国向来高傲,要他们答应这些条件,恐怕得费一番功夫,但如果我们能在其他方面做出一些让步,也许还有谈判的余地,但是杨总长也说了,德意志进军东亚了,结果很不好说,所以我现在也对倭国会不会停战保持怀疑,更何况咱们提的要求很离谱,除了开放私下里的贸易,但是倭国也清楚,我们偷偷卖给他们的武器和后勤,也不可能让他们用到我们手里。”
少帅微微一笑,说道:“我知道这些条件很难让倭国一下子就接受,但我们可以在谈判过程中逐步施压,而且,现在倭国面临着的压力,他们也需要我们的支持,只要我们把握好时机,就有可能让他们答应这些条件。”
三人继续就与倭国停战的条件进行深入探讨。他们分析着各种可能的情况以及倭国的反应,试图找到一个最佳的谈判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