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婆婆沉默了,络秀见她不欲开口,一时心急,说道:
“孙婆婆,我知道这件事情已经过去多年,可我如今长大成人,知道了我的真实身世,我只想知道为什么当年王妃会抛下刚出生的我,难道她就这么讨厌我吗?”
“小姐,你千万不要这么想。”孙婆婆立刻说道,她瞥了眼身边的元镇,络秀知她顾虑,与元镇对视了一眼,元镇也表明了自己的身份。
“孙婆婆,我姓元,乃是已故元管家的儿子。我和络秀因为天意在京都相遇,我这么多年都坚信先父并非畏罪自杀,我在京都苦苦追寻真相,也是为了知道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元镇面容坚毅,可说道最后,眸子里也流露出哀伤。
孙婆婆看了眼,想到了当年的元管家,叹了口气,终是开口说道:“罢了,老天既然让我活到这把骨头,总还要有些用处。我今日便将当年之事告诉你们,日后去地下见了王妃,也算有了交代。”
店铺外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去,瓦子里火树银光,光明地宛如白日,店铺里点的几盏烛火将三人的影子映在织锦上,外界的喧嚷声都消熔在了光影里。
“我原先乃是皇宫里的婢女,服侍在皇后身旁,后来王妃入宫,我便被皇后安排给了王妃,贴身照顾她的起居。那时候王妃还是薛家小姐,成天净爱舞刀弄枪,连说话的嗓门都比旁人大了几度,受了不少皇后的数落。后来,许是定了亲事,又或是王妃长了年纪,等到她十八岁出嫁的时候,举止大度,完全是京都贵女温良娴舒的仪态了。”
“吴王待王妃很好,两人相敬如宾,他知道王妃爱好骑射,就在府中辟了一处靶场,供王妃练箭。二人婚后不久王妃就诞下世子,之后王妃的心思便渐渐转到小世子身上,再没有看见王妃射箭了。原本府中日子便这样一天天过去,直到十年后,——”
“骠骑大将军住到了府中?”络秀插嘴道,她想起了自己的梦境,预感李翼的到来是吴王和王妃情感生变的原因。
孙婆婆点点头,她有些震惊小姐是如何得知的,接着说道:“那时候广郡王还不是骠骑大将军,也没有挣来这个爵位,当时他住到府上,我们下人都称他为翼公子。翼公子当时是个十足的纨绔子弟,下人们间都流传他是被晋王赶出府的,翼公子和吴王感情深厚,他在府中一住便有近半年的功夫。”
“那时候吴王朝务繁忙,回了王府便往书房里去,小世子也已经十一二岁,每日读书习字,无需王妃时时照顾。唯有翼公子闲散无事,喜欢在府中的靶场上射箭,王妃常常看他练箭,对他指点一二,两人相处的时间渐渐多了起来,王妃的脸上也渐渐有了刚入京都时的神采飞扬。”
“那这吴王妃和翼公子——”络秀没有说出口,可心中难免有了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