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高攀+番外 心知杜明 1578 字 2024-03-16

俞肖川一改之前的冷淡态度,换了个人似的不停地找她搭话,问些有的没的。她有空就回答,没空就是真的没听见,她做事时很专注,不容易被分心。

俞肖川不嫌烦地陪了她全程,直到最后的生日蛋糕做好,两人举着蛋糕一起出去,被孟秋拍了视频和照片。

事后孟秋把照片和视频发给她说:“你们看起来还挺般配的。”

莫晗没感觉,两个不熟的陌生人刚好凑到了一起。不是俞肖川,也会换成其他人。何况那个蛋糕她做得很大,有两层,必须两个人才能抬出去。俞肖川搭把手而已。

孟秋说不想过三十岁生日,所以二十九岁生日要过隆重点。莫晗送不起贵重的礼物,便给她做了一个隆重的大蛋糕。

第三次见面还是因为孟秋,那会儿她就是在豆瓣上转发了一篇友邻写的征婚日记,那位友邻是离过婚的,前夫和她相恋多年,结婚时友邻家人觉得男方家境太差不是门当户对一直反对,友邻为了守护这段感情,不惜离家出走断绝和家人的来往,自己把自己嫁了。可是结婚后前夫就变了,整天嫌弃她这也不会那也不会。没过多久他就出轨了,出轨对象是他的初中同学,两人是邻居。

这段经历对友邻伤害很大,她花了三年时间才走出来。她在征婚要求第一条写的就是要门当户对,她说以前不信这个,可是亲身经历过之后发现这个很重要。谈恋爱可以随心所欲,不用在乎太多,不用关心柴米油盐。但是结婚不能。

莫晗转发了这篇文章,孟秋看到后非得给她介绍相亲对象。她单身太久了,久到身边人都觉得她再不结婚就嫁不出去了。孟秋很早以前就说过,既然对婚姻还有期待,那就不要坐以待毙。孟秋喜欢选择别人,而不是被别人选。

“既然想结婚,那就多看多选多接触,接触的人越多,结婚的概率越高。光是待在家里什么人也见不着什么事也不做,是结不了婚的。我那些女同学总跟我抱怨说不讨男人喜欢,找不到结婚对象什么的,才见十个男人就说没男人喜欢找不到结婚对象,按照统计学的观点而言这很不科学,样本数据太少,无法作为参考。要是见了一百个男人都没人喜欢你也挑不到结婚对象,才勉强能说不讨男人喜欢。所以你得多见些男人,多认识些男人,这样才会提高被人喜欢和走入婚姻的概率。”

孟秋理科生,本科学化学,研究生和博士念的生物化学,毕业后进了研究所,每天各种实验,最喜欢用数据说话。她这个人说风就是雨,行动力一流,很快就给莫晗安排了多场相亲。

说话结巴的IT男,区政府的公务员,每天加班没有休息时间的胸外科医生,教小学生体育的老师……都是孟秋发动身边亲人朋友的力量找来的人,经她挑选一轮后安排见面,不管其他条件如何无一例外都是在上海买了房子的。

孟秋住过莫晗的租房,且不说房间条件如何,每次总能遇到几个极品室友,垃圾堆客厅不扔的,带不同的男人回家过夜的,半夜弹吉他的……每次孟秋都要莫晗搬家,可是莫晗觉得搬来搬去都差不多,能忍就忍吧,实在忍不了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