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晃而过,转眼她的任期便满了三年。

天风楼在蛮夷开了十家分部,只都城就有三家,有点风吹草动林青槐这边就能收到消息。

她还易容去过几次都城,阿不都没有发觉。

桐固县的百姓从最初的四万多人,增加到六万多人。从蛮夷拿回来的棉花种子种出来后,结的果实可以用来纺线织布,还能用来做被子。

林青槐在当地开了一家织布坊,一家专门做被子的作坊,做出来东西通过商队卖到全国各地。

青云书院也开了起来,当初被她收拾过的乡绅主动帮忙安排老师授课,还捐了不少银子给县衙,用以办学。林青槐念他们知错能改,在书院门外的功德碑上,给他们刻了名字。

任职三年,骂她的人依旧不少,尤其是被她取消了名额,不得参加秋闱的那几十个生员。

宁绥县扛过一年半的旱灾后,开始在荒地上种树种草,放养鸡鸭,百姓的日子眼见的蒸蒸日上。

林青槐回想着这三年的点点滴滴,想到回去后可能很久才回来,心中隐隐生出些许不舍。

南宫大人的车驾到了门外,该上路了。谷雨拿起包袱看她,不想走?

有点不舍。林青槐笑了下,起身整理好衣服,又回头看了眼住了三年的卧房,大步走了出去。

新修好的官道畅通无阻,可同时经过四架马车,她舍了车,骑着踏雪慢悠悠隔着车厢,跟南宫逸闲聊。

这三年他们常常一起吃饭喝酒,也会为了两县之间的官道从哪分争执,感情好得不是兄妹胜似兄妹。

绕到常泽县,温亭澈跟贺砚声等在城门外,早已做好了准备。

温亭澈去桐固和宁绥取经回到长泽,便找匠人在高处建了不少的水窖储水,尔后找农户商议改善土质的办法,种了不少能够挡沙固土存水的树和草。

他还从桐固拿了棉花种子回去种,当地的搬走的百姓,这两年陆续往回般。他又找张才良过去帮忙,在常泽县上游,挖出来一个比清湖略小的人工湖,开了许多的水渠。

用司徒聿的话说,事情办得都不错,银子花的也特别多。

在路上又走了十日,终于到了宜城。

几个人一合计,决定在宜城住一晚,好好喝一顿酒隔日再回上京。

林青槐酒量好,贺砚声他们这几年没少领教,趁着她上楼放置行礼,几个人偷偷商量怎么灌她酒放倒她一回。

几个人说话的声音不大,司徒聿坐在角落里听得清清楚楚。

惊蛰握紧了剑就要站起来,被他给拦住。

林青槐不会喜欢他干涉她的事。

她会点头留在宜城喝酒,是因为她很清楚,这顿酒过后不久大梁要改国号了。

父皇和母后的时间只剩下几个月。

司徒聿等了片刻,林青槐从楼上下来,她没注意到自己,大大方方坐到贺砚声身边,招呼小二上菜上酒。

青槐,你给太子送信了吗?温亭澈压低嗓音问她,你不会没告诉他,你回京述职吧?

他们比预计的时间提早了一个月上路,太子就在驿馆,他们都发现了,她竟然没发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