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和皇帝顶多是配合他们,不去找那些朝臣也不去关注此事。

女儿算无遗策,连印刷三字经的雕版都带了过来。不仅如此,还坦言他们发现了毕昇活字印刷,再过十年,大梁可做到八成以上的的百姓识字。

有足够的启蒙书,女子能科举入仕,各地的义学会变得热闹起来。

百姓识字多了,便会有更多有用的法子呈现出来。

不得不说,他的这个女儿当真是上天送给他的宝贝。

平身吧,天寒地冻,可别因下跪受了凉。建宁帝走到护栏前,居高临下地看着跪在地上的百姓,女子可科举入仕,上京还有女子义学,日后都好好待自己的女儿。吹了这许久的冷风你们也冻得不轻,都回去吧。

百姓从地上起来,又行礼致谢。

建宁帝眼眶微微发潮,心中既有不舍,也有壮志未酬的遗憾。儿子很好,云姐儿也不错,跟着他们一块来的后生和姑娘们,都是人中龙凤。

大梁迟早有一日,会迎来真正的盛世。

闭了闭眼,他叫来李来福吩咐道,去同邱老他们说一声,今日寺中准备斋饭,朕也想同他们讨教一番。

云姐儿的论据准备的很充分。从女子科举入仕的可行,到女子科举入仕会产生的影响,以及日后所带来的好处等等,每一条的都言之有物。

他一早知晓云姐儿非寻常姑娘家,今日听她与国子监的一干博士辩论,不时把对方堵得哑口无言,还是很意外。

不过这些都不是郑老等人,同意开先河允许女子科举入仕的原因。

他想知道自己的这个儿媳,是如何说服他们的。

是。李来福瞥了眼跪在地上,整个人像是被抽空了力气的安南侯等人,摇摇头,抱着拂尘朝郑老等人走去。

郑老偏头看了眼建宁帝,客气回话,我等商议一番再做决定。

他们如今都是闲云野鹤,帝王也管不了他们。

老奴等着诸位先生商议出结果。李来福微笑后退两步,一副没结果就不走的模样。

郑老无奈,简单征询了下大家伙的意见,同意留下。

李来福笑眯眯回去回话。

建宁帝心里舒坦了,先行离开讲经台。

林丞叫来儿子低声交代一番,趁着众人没注意到他,悄然跟上皇帝前去护驾。

建宁帝一走,台下的百姓陆续启程回城,郑老等人也收拾妥当,跟着李来福走下讲经台去见皇帝。

跪在地上不敢起来的朝臣,国子监的博士和助教,还有各世家的族长,脑袋贴着冰冷的地面,无人敢吱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