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尚书用力咽了口唾沫, 垂首回话,臣知晓,此时不可公开林姑娘的科考名额,乃是圣上亲批。
昨日便有折子弹劾自己。所幸他养外室一事被林青槐抓住后,便将那些外室都安置妥当,也不在与同僚的夫人往来。
朝中弹劾自己的折子,所列举之事皆是些不违法纪的小过错,不至于丢官。
明白便好。司徒聿牵着林青槐的手,优雅站起身,似笑非笑地看着他,今夜之事不可外传。
能升任礼部尚,他的能力本就不俗,就是管不住□□里那玩意。
暂时留着还有用。
等来日登基,他若够聪明便会自行致仕体面离开,无需自己出手对付。
臣明白。纪尚书也站起身来,埋头行礼,恭送殿下。
司徒聿收了视线,牵着林青槐的手从容转身。
书房门洞开,寒风裹着屋顶落下的积雪灌入屋中,满屋的暖气散了个干净。
纪尚书轻轻吁出口气,绕过书案走出书房。
圣上让太子监国,目的不止是要历练太子让太子立威,更是想借着太子之手,除去朝中那些个把持朝政许久的老臣。
林青槐科举入仕粗看是太子胡闹所致,实则是圣上一手布局。
此事闹出的动静之大,前所未有。
女子科举入仕虽有违礼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整个大梁官场,却也不是必须要反对的大事。
是否要开这个先河,当由国中名士大儒上朝堂论辩,而不是只盯着此事能否弹劾太子。
往前数,史上也曾出过女皇和女相、女将,并非从无女子入仕的先例。
他自己也有女儿,能够科举入仕嫁人便不再是唯一的利用价值,女儿走得越高,联姻的对象的家世也会越高。
那些反对的人,要反的从来就不是林青槐,也不是女子科举入仕。
他们反的是太子。
就太子今夜的所作所为,试问哪个朝臣不怕?
纪尚书看着空无一人的庭院,寒风一吹,禁不住哆嗦了下,赶紧缩回屋中。
自己早被林青槐拉进太子的阵营,此时若是反水,只有死路一条。
林青槐和司徒聿离开尚书府,坐上马车掉头去崇文坊见邱老。
一百赤羽卫已跟着天风楼的骨干,拿着出城令牌离京去接国中的名士大儒,下月底应该能到齐。
方才吃饭时,天风楼来消息。邱老和闫阜还有蔡祭酒今夜去了郑老府中,陈老和单老、周老他们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