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看的目不转睛,呼吸都跟着轻了几分,生怕惊扰了她。

日前,我已向太医署递交申请文书,青云书院除开设女子义学外,将再开设医学院。五岁以上十五岁以下的姑娘小子,都可来学医,不收束脩,不需要买书买笔墨。林青槐说完,轻摇手中的折扇,目光淡淡掠过方朔的脸。

他果然在。

姑娘是说,学医也不用花银子?!有人不敢置信地的喊起来,男女都能来学?

对,男女都能来学,大概要在九月份开学。林青槐看着问话的大叔,唇角弯起浅浅的弧度,还有件事,我作为院长必须重申一下。

百姓激动莫名,听说还有事,立即安静下来。

医学院的学习时间会比较长,今后每年九月招收新生,错了今年明年还有机会。林青槐说完,翩然跃下,都散了吧,学生们该上课了。

围观的百姓听说儿子也能不花银子过来学医,激动讨论了一阵,三三两两结伴离开。

那几对抛弃女儿还来闹事的夫妇,早已趁乱跑了。

林青槐扬了扬眉,拿走管事手里的名册,想了想还是贴出去。

不知方朔看了这么久的戏,看出什么来了。

方朔跟着几个热烈讨论医学院之事的百姓,慢慢走出去一段距离,扭头拐进小巷,朝着往日里吃早膳的馄饨摊走去,眉峰压得极低。

这林姑娘果真有意思。

方先生又来送女儿了?馄饨摊的老板招呼一声,麻利地往锅里下馄饨,老规矩是吧。

老规矩。方朔坐下来,状似随意地跟老板闲聊,方才我送女儿去书院,听青云书院的院长说,九月份要开医学院,也是不用交束脩不用买笔墨就能去。

有这等好事?老板又惊又喜,我家姑娘去书院才两月,已经会了简单的算学,若能转去学医日后就不怕了。家里那小子我们也供不起他读书,要是也能去学医则更好。

方朔笑了笑,也跟着夸林青槐。

那姑娘就不像是个做正事的人莫非她背后有人?六七月份,她一共去了二十次丝竹馆听曲,看了四十台戏,捧红了两个当武生的角,一个花旦。

除此之外,她打了杨将军的次子杨远正六次,逼着忠勤伯世子给她买过一次糖葫芦,细数起来没一件是正事。

无论怎么看,她都只是个被靖远侯夫妇给惯坏的小孩儿,花钱如流水。

义女去她房内,只发现账本做的极为细致,花银子特别省,别的什么都没有。

难道是靖远侯在背后策划的这一切?方朔想起靖远侯曾陪同大梁的建宁帝,一起讨伐漠北大军,之后却被夺了兵权一事,眉头深深皱起。

他确实比林青槐更可疑一些。

青云书院的开设,并非只是让女子上学那么简单,否则也无需去礼部登记入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