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得好,你这几句话算说到我心坎里了。对老子的思想我一直有一些疑惑,老子主张“无为而治”,无所作为又怎么去治理国家?按照他的思想,不必有所作为只需顺其自然就好,那还不乱了套?”高峰接过书随便翻动了两下说。
“《道德经》是中华瑰宝,全书短短五千字,浓缩了中华文化的精华,蕴含了无上的智慧,被称为“万经之王”。可惜流传了二千多年,由于古汉语的变化,现代人望文生义,对《道德经》的曲解太多。老子主张“无为”,这里的“为”通“违反”的“违”,所谓“无为而治”实指治理国家要顺应自然规律,不要做违背自然的事。“薛岩耐心地解释。
“你这样一说,我就明白了,原来此“违”非彼“为”,看来我太无知了,真需要好好加强学习,充充电了,谢谢薛老师指教。“高峰不好意思地说。
“你太谦虚了,其实这不能怪你,近代中国积贫积弱,可惜我五千年文化泱泱大国,国人竟慢慢丧失了文化自信。你知道吗?在国外《道德经》这本书的印刷数量仅次于《圣经》,但在国内却鲜有人再学习它,《道德经》竟被排斥在学校权威的教材之外。
号称“万经之始”的另一文化瑰宝《易经》竟被嘲讽成封建迷信,成了文化糟粕。中国的传统文化是这个世界唯一传承下来的古老文明,却面临着毁在我们自己人的手里的危机,的确让人心痛。“薛岩痛心地说。
“高峰,你还记得我们学过的课文《最后一课》吗?德国人占领的法国人的领土就逼迫法人放弃自己的母语,因为德国人清楚,灭了占领国的文化才能达到真正让其亡国的目的,文化不灭占领国必然反抗到底。
但是,现在的中国人简直到了忘了祖宗,自亡文化的地步。年青人热衷于过西方的情人节,而不知道中国的情人节“七夕节”是哪一天;根本不信奉基督教却全民过圣诞节,庆祝“平安夜”;甚至连西方的鬼节“万圣节”也拿来大肆庆贺热闹一番。
可悲啊,多灾多难的中国遭遇过历史上“五胡乱华”,近代蒙元、满清凶残屠杀汉人进行野蛮统治,仍能文化不灭反而将入侵的外族纳入中华文化。历史上“金”、“辽”哪去了?哪里还有“金人”、“辽人”。近代,满清统治中国二百余年,现在的满族人除了户口本上标注为满族,已经完全和汉人没有任何区别。
可现在,中华文化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我们不能让五千年的文明毁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因为真正的亡国不是领土的丢失而是文化的消亡。“陈炜激动的接着说。
“我这次带了一批国学经典名著过来,我们把国学经典编入学校的课程,让学生每天诵读经典,把传统文化继承发扬下去。我们也不要悲观,现在越来越多的有志之士呼吁文化的复兴,“国学”热也在持续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