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顿饭,两人吃的风卷残云,看的小五心疼坏了,“师父,你家里没饭吃,就来我家吃。”
“嗯?”古大夫抬头,就看到姜家人全都停下筷子,打量他们两个吃饭。
瞬间,尴尬了。
故作淡定地擦擦嘴巴,他也放下筷子,“老夫也吃好了。”
平常只吃七分饱,今天饱到十二分,腹部严重不适,涨的胃疼。
“师公,我还没好呢。”玉竹说完这句话,继续埋头猛吃。
他才不在意面子不面子,天大地大吃饭最大。
他都不记得自己多久没有吃过滋味这么好的一顿饭了,好不容易才遇到这么一个机会,容易么?
“古大夫,”姜暖试探地开口,“药铺只有你们两个,平日吃穿用度谁在料理?”
这两人,哪个都不像做这种琐事的人。
“玉竹,”古大夫摇头轻叹,“也难为这孩子了。”
刚来镇上的时候,玉竹也才到自己腰间,小小的人垫着脚做饭,让人心疼的紧。
可他实在没时间,炮制药材、诊脉、抓药,有时候还要出去采药。
不是没想过请人,只是这地方以前死过人,不少人觉得晦气,根本不愿意来。
买了人,跟在京城也没什么差别,有违初衷。
“不为难,”玉竹不在乎的开口,“孙子本来就是来伺候师公的。”
玉竹总感觉自家师公更为难,吃了两年自己煮的半生不熟的饭,还没有一点怨言。
“古大夫若是不介意,”姜暖沉思片刻后开口,“我家给你们送一日三餐,如何?”
看两人吃饭的样子,就知道平日的吃食不咋地。
两个糙汉子,只要不吃石头都没啥大问题。
她闺女不成,人小肠胃也娇弱,饭食上不能马虎。
果然,还是要在镇上置办一座院子才行,家里孩子都往镇上跑,有个落脚的地方也好。
“这多不好意思,”玉竹放下筷子,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转过头,紧张而忐忑地问,“师公,如何?”
心里祈求:师公可一定要答应啊,自己无所谓,把小师姑吃坏肚子就罪过大了。
“这太麻烦了吧。”古大夫有些犹豫。
姜家的饭菜很馋人,可如此劳师动众,却是不美。
“不麻烦不麻烦,”姜老太也笑着劝说,“顺手的事,家里四娃也在镇上读书,也要照顾着。”
“姥姥,四哥不是......”
小五的话没说完,就被眼疾手快的谢氏捂住嘴巴,“姑奶奶,别乱说话。”
家里这样为了谁?还不是怕这个小祖宗受罪。
她自个儿到拆起台了。
不过,娘还真是重女轻男!
小四去学堂那么多日子,天天吵着学堂不是萝卜就是白菜,吃的人都青了,也没见娘去送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