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民闭上眼睛,很艰难的克制自己,极力让自己冷静。他感觉到盈盈应该不至于做出这样的事。他想马上把盈盈释出安仁殿。他想去和盈盈好好说说话,让她安抚自己一会,哪怕只是站在自己身边。但……现在已经不是当年了。盈盈也是有皇子的人了,她送没送过称心现下无从查证,但不是确实也没有及时告诉自己此事吗?自己不是也亲眼见到她和李泰在太极殿外说话吗。这倒让他多了几分谨慎。
承乾的事如此敏感。万一其中还有什么自己不愿揭开的幕布,又要如何平息风波呢。废立?自己的确动过这个念头,但眼下还不是时候。而且,怎么对得起无茵呢。世民渐渐平静下来,想着承乾从小到大的那些好处,想到无茵与自己的夫妻深情,心软了起来。
世民派人细细调查此事,很快便有了结果。盈盈封妃之后,与宜咏坊并无往来。称心本就是太子自己看中的,又有皇弟李元昌的挑唆。送称心的事十有八九不实。但盈盈确实是很早知道了这件事,也的确和称心谈过,但称心却拒绝离开承乾。只是称心写信之说辞就无从查证了。
再有就是叶子。叶子也只承认自己奉盈盈之名给称心送信,只字未提李泰曾经教她说话,教她如何将称心、承乾和李泰联系在一起。
只是,盈盈知情不报一点,也足够世民恼火,他便认定如果盈盈能够早些将此事禀报自己,承乾便能及早迷途知返。
此时,承乾的谋士们也为他出了主意,说既然已经如此,称心的确给他一个很好的提示,便是把罪过都推到贤妃身上,反正称心已死无对证。陛下就算不信,也总归是有个说法,能使朝野上下平静。陛下终归顾念父子之情,一定会顺水推舟。如果陛下给贤妃治罪,足可说明陛下并不想废弃承乾,还有转圜的余地,若不治罪,则恐怕太子之位不保。这也算一种试探。
承乾于是向世民上书请罪,直陈自己心情低落,因与盈盈亲近,便向她诉苦。盈盈便送来称心让他得以娱乐和宽慰,才使得自己错上加错。并表明他经此一劫,脱胎换骨,回头是岸,希望父皇能给他机会。
世民眼见承乾在此事中的作为,失望之情也溢于言表,但此时还不到行废立之事的时候。于是他只能接受了承乾的说法,保全他的颜面,让他好自为之。
至于盈盈,世民知道她委屈。但既然原谅承乾,那么贤妃之过总得做足了样子。一日,世民派人传她入太极宫。盈盈已经被幽闭了几日,很是伤心。她还是相信世民只是一时盛怒,最终会查清此事的。
李菁带她过去的时候,提醒她承乾已经将上表请罪,都推给是她所为,陛下已经默认,让她小心应对。盈盈早就料到会是这样的结果。
她进入殿中,看世民正襟危坐高高在上,她便很乖觉的跪伏于地,口中称道“臣妾向陛下请罪”。
世民厉声说着,“承乾上表,说是你担心他情绪低落,所以才送称心以劝慰开解。朕知你也是好意,却最终酿成此祸。朕已经原谅了承乾,希望他改过自新,好自为之。”
世民看到盈盈几日之间已经清减许多,想是伤心所致。他生出几分心疼,说着说着,声音和缓温柔了许多。
“臣妾未曾及时向陛下禀明此事,辜负了陛下的信任,臣妾罪该万死。请陛下降罪。”
世民听到盈盈没有提到送称心的事,只说辜负所托,实在惹人怜惜。
盈盈又说道,“陛下如此宽容,原谅太子,是太子的福气,想来太子一定会脱胎换骨,不负圣恩”。两人几句对话间,已经心知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