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燕乐寒枝+番外 玄时蘩 1574 字 2024-03-16

世民心情不错,“朕当然知道你是关心朕,而不是为了其它,朕当然听你。”

“谢陛下”。世民发现,盈盈的确也很善于规劝自己,但和无茵的方法不同。无茵虽也温和,但通常直言直谏,盈盈则是不漏痕迹,点到为止。这种明理又谦卑的风格,在他听来便舒适和顺耳的很。

前朝再次提及继立皇后的事,这令世民心中很是踌躇。后宫人虽多,他从内心里看得上眼,可堪立为皇后的人却实在没有几个。按位分高低,也许是韦贵妃,但他却不甚中意,感情上尤其不许。杨藜也跟随了自己多年了,而且她最在意妻子之名分,但杨藜……哎,先不说几年在宫中无甚亮点,感情日淡,单说李恪和李愔这两个儿子也令自己头痛。

燕氏刚刚进了德妃,倒是稳重,家世也好,但入侍较晚,总是感情上差了些意思。世民心中情结,无论大臣还是妃妾,他心中总是更加偏爱秦王府旧人。贵淑德贤四妃之中,就只剩了盈盈。

他心中自然还是偏爱盈盈的。若论起出身,肯定是谈不上。但这些日子以来,他也逐渐体会出盈盈更多的好。她不止是明理懂事,识大体,温柔聪慧。还是大唐开国两大燕乐的作者,才华出众,又有皇子,自己对她与众不同,又有什么不可以呢?世民并没琢磨妥当,想着哪一日先于几个重臣讨论一下再说。

一日,世民只留了无忌、魏征与玄龄三人,问道,“那日所说继立皇后之事,朕颇为踌躇。想听听众位爱卿的见解。”

三人相互对视了一眼,玄龄便问道,“立后既是陛下的家事,也是国事,臣等不好直言,不知陛下心下属意何人?”

世民径直说了下去,“韦贵妃现为后宫之尊,继立为后似乎也是顺水推舟。但朕总觉得缺了点什么,韦氏不及文德皇后宽仁待下,前些年逼死宫人一事,朕心中颇为介怀。但也有人说,韦氏家世不错,又诞育两个皇子,虽有些性格,也非跋扈,无伤大雅,便鲜明的支持立韦氏。”

世民想听听三人的见解,三人却无一人直言。想来都琢磨透了陛下的心意,若是同意韦氏,又何须在此讨论。世民意识到自己言语之中其实已经表明了态度,三个人都精明练达,洞若观火,怎么会发表见解呢。

他只好接着说道,“淑妃于宫闱之中也性情温良,又与朕多年恩爱。恪儿也说得上是文武双全。你们以为如何?”

不提李恪便罢,如此一说长孙无忌不愿意了,出言拦阻“陛下,臣以为淑妃不妥。淑妃乃是旧隋血脉,恐惹人非议,一旦天下兴起什么波澜,会给朝局带来影响,故而断无继皇后位之理。”

世民真正想说的是贤妃,“爱卿以为贤妃如何?”三人听了大惊,他们是万万没有想到世民的心中竟然还有立贤妃为后的意思。

玄龄先出言道,“贤妃事奉陛下最久,陛下对她有如此的情意,实在令人感念。但贤妃的身世……恕臣直言,她毕竟多年间只是陛下的侍女,又曾为内教坊乐伎——若在民间,最多也只能升为侍妾。若直接册为皇后……恐怕不能服众,若是群臣反对,皇子们离心,岂不是有负陛下盛情,也怕是会累及贤妃啊”。

玄龄一直都偏向盈盈,他当然记得当年秦王府时盈盈的美和怨。但他深知也若毫无根基就被推到这风口浪尖上还不是只能成为众矢之的。他心中叹息着这陛下也真是的,这等没想好的事脱口而出,虽然只是与他们三位近臣议论,但没有不透风的墙,传出去岂不是害了盈盈么。所以他赶忙出言相劝,让陛下赶紧打消这等念头,让盈盈平安度日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