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赵婉儿的朋友,齐灵也希望她和王公子可以有这样的结局,所以她很是真挚的祝福了一句。
“那就希望王公子加把劲,好让我们婉儿到时候进门时可以直接成个官太太吧。”
齐灵的这句话,自然也是赵婉儿的心愿,谁会不希望自己的未婚夫高中榜首,坐上官位呢。
况且赵婉儿的父亲,也就是赵知府肯让王公子做未来女婿,也是看中了他文采斐然,又兼个性谦逊,不是争抢好胜之人,这才愿意把赵婉儿许配给他。
其实这不仅是赵婉儿的心愿,也是坐着的不少各位小姐们一直在为之奋斗的目标。
毕竟对于这些大家闺秀来说,以后的夫婿都会是父母精挑细选出来的,要么是门当户对的公子哥,要么就是那些还未读出个名堂的读书人。
毕竟这找个读书人做夫婿,其实就相当于现代的一种“风险投资”,虽然可能要花上好多年时间,甚至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但是它年一朝上榜,那可就是光宗耀祖的大事,这些年吃下的苦也算是有了回报,按照这概率来算,也算是“中了头彩”。
所以自然有好多人愿意心甘情愿的嫁给穷书生,可能有的是因为喜欢,但也有不少是为了以后发家做官太太。
只是要是真的做了官太太就保险了吗?
未必!
当了官太太之后,还要防止自己的夫婿找小妾,养外室,在外面寻花问柳的偷吃。
甚至好多人还会转身就不认自己的发妻,另攀高枝,就譬如现代被称为“渣男中的渣男”的陈世美,不就是这样?
就算夫婿老实本分,但在内,官太太们要管着一家老少吃喝拉撒的杂事,在外,还要帮自己的夫婿做一些官场上的“夫人外交”。
有的官吏还要经常被皇上派任到边远地方,一去就是几年,这个朝代的交通如此不便,就连信件一年都只有几封。
这独守空闺的滋味自然是不怎么好受,不然历史上为什么就有那么多的闺怨诗,怎么会有“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自然是因为有这样的心声。
况且一辈子都被拘束于小小的后宅之中,只能看见头顶的三寸天空,这样又有什么意思呢。
所以齐灵理解这些人的选择,甚至对于自己的朋友,还会祝愿她们日后的生活万事顺遂一些。
但是她自己却不会做这样的选择,内心仍是渴望自由的生活。
就像她之前曾经羡慕过的顾山夫妻,两人没有什么钱财,顿顿只能吃些粗茶淡饭,穿些粗布麻衣,但却能朝夕相处,厮守度日。这才是她认定的两个人生活最美好的样子。
如果可以的话,就一直留在村子里,赚钱之余,帮着乡亲父老也发个家致个富,岂不是更加美滋滋!
所以这就是齐灵梦寐以求的生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