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由于三兄妹都爱吃点心,这顿午膳的主食以繁多的面点代替,例如以樱桃汁染红薄饼卷的朱衣餤、什锦素菜馅的君子饤、黑白芝麻酱各半的乾坤夹饼、紫米包饴糖的紫龙糕,等等。
席间,萧珻留心观察两个儿子的互动,看他们俩兄友弟恭,不禁暗自鬆了一口气。这时候,杨广已经增加了杨暕的食邑,也已经敲定了要在阴历六月底之前晋封他为齐王。因此,杨昭、杨晴两人都趁着聚餐,举杯向杨暕敬酒,表示恭喜。杨暕则一饮而尽,笑逐颜开,显得心情愉快。
只要暕儿满意他父皇给他的奖励,没有后悔为他父皇设计诱捕陈婤,并且能够忘记陈婤,那就好了!萧珻如此默祷。
身为一位母亲,萧珻总免不了为子女操心。她才对暕儿稍感放心,又忽然念及昭儿越来越胖,年纪轻轻,行动却有些迟缓,是不是不太好呢?
杨昭从小就胖,主要原因起于他在堂兄弟之中排行最长,比大伯杨勇的庶长子杨俨还要早出生,而皇祖父杨坚与皇祖母独孤伽罗视嫡长孙如至宝,就把他接到皇宫中抚养,给他请了好几名乳母来轮流哺乳,让他整天除了睡觉时间以外,都在吃奶吃个不停。到了他断奶后,两老又一有空就拿点心、零食、糖果喂他,引以为乐。
对于只比杨昭小一岁的杨暕,皇祖父母也是必喂食而后快。只是杨暕留在父母身边,较少相见,而且杨暕生性顽皮,动不动就跑掉了,老人家根本追不上他。两老难免斥责暕儿不像话,也更加偏爱乖顺的昭儿。
或许幼年的杨昭就是太听话了,皇祖父母给他吃什么,他不管爱不爱吃,一律吃下去。结果,他的胃撑得越来越大,习惯非得要多吃不可,不然吃不饱。小胖子随着年岁增长,渐渐变成了大胖子。
由于当代社会承平未久,刚刚迈向富裕,大众对于过去物资匮乏的动荡时代记忆犹新,都认为能吃是福。何况,杨昭是男孩,不像女孩必须迎合细腰的审美标准,他既不用在意腰围,就没有动力要减肥,以致不断胖下去,体重高达两百六十多斤(一百三十多公斤)。纵然他身高接近后世公制的一米八零,也还是超重。
这些年来,他母亲萧珻先是不肯放任自己产后身材变形,后来又要预防中年发福,为了消减本身其实只有少许的赘肉,真不知节食了多少次,却从未有一次由此联想到真正太胖的昭儿。直到这一天,在显仁宫的皇后寝宫中,她目睹昭儿拜别时,站起来的动作很慢,居然差点跌倒,需要太监趋前搀扶,简直不像个年轻人,而像老人!她这才初次对昭儿过胖的体型感到惊心。
然而,她只能叮咛昭儿多走动、多喝些可以帮助消脂的茶,别无办法。毕竟,母子俩不住在同一个屋檐下,她管不到昭儿的日常生活。
沉思至此,萧珻不由得遗憾昭儿的太子妃韦芮难产早逝,昭儿实在需要一个有权管理膳食的正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