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兄妹之中,我长得最像父王,读书聪明也最是父王的真传。”杨晴直言道:“只可惜,我是女儿身。虽然小时候跟两个哥哥还有士及玩骑马打仗,我个子最小都照样赢他们,也没有用。尽管我从小习武,精通骑射,偏偏身为女子,就无法建功立业。我只能从旁协助父王成就他的功业。”
“你为何这般在意建功立业?”萧珻怔忡问道。她发现,在女儿出嫁前夕,自己竟然才刚刚开始要了解女儿!
“因为个人太微不足道。”杨晴振振有辞答道:“我读过越多儒家经典,越领悟为何儒家要求个人各安其份,以谋求社稷全体的福祉。想想我不管嫁给谁,开心也罢、不开心也罢,人生数十年过去,什么也不会留下,但是,如果父王能够如愿,他将会留名青史、永垂不朽!我作为他女儿,也与有荣焉。”
“你说得颇有道理!不过做娘的,还是最想要你快乐。”萧珻语重心长说道。
“我并没有不快乐。”杨晴淡定回应道,又反问道:“那母妃自己呢?是否快乐?”
“这---” 萧珻答不上来了。她只能讬辞时候太晚了,不多谈了,叫晴儿早点睡,就匆匆像逃避一样快步走出了女儿的闺房。
杨晴嫁到寿州去以后,萧珻变得时常心不在焉。众人皆认为她在想念女儿,唯有她自知,最惆怅的,莫过于女儿太像男儿!她回首过去十几年,这才惊觉:自己一直把重心放在夫君身上,以至于忽略了孩子,从未仔细想过,养晴儿跟养她那两个哥哥,实在差别不大!原来,自己从不曾有过一个女娃味十足的女儿……
就在这种失落的心情下,萧珻于这一年的年底初次见到了陈婤。
本来,萧珻在母后的寝宫虽然见过陈嫔前来请安,但是陈嫔都没有带侄女陈婤同来。直到这一年阴历除夕前一天中午,皇帝在内殿大宴群臣,以感谢他们一年来的辛劳,而皇后也在后宫赐宴款待皇室妇女,萧珻这才注意到了,陈嫔带着一个长相极其精致的小姑娘出席。
陈婤长得好像是陈嫔的翻版,令萧珻不禁联想到晴儿不像自己,顿感遗憾!不过,萧珻随即想到了,这个已处于发育期的女孩不可能是陈嫔的女儿!陈蕙封嫔才短短几年,而且以陈嫔的年龄,也生不出这么大的女儿来。于是,萧珻随口问问母后寝宫的一名宫女:那个小姑娘是谁?宫女立刻报出了陈婤的身份。
陈婤既然是长城县公的幼女,那也就是陈娟的小妹了!萧珻推断至此,觉得她们姐妹离散堪怜,不如设法促成她们相见。于是,萧珻就在过年期间造访陈嫔的寝宫,算是给其实年纪比她小的庶母拜年。她拿了一些从江都带回来的礼物,包括雕刻特别精美的金蛇之类珍寳,去讨好生于江南的陈嫔,目的当然是要为杨广多开一条人脉,但同时也提议在下个月找个时间,把陈婤接去晋王府,小住一个月,好跟陈娟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