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钟愈刚弄清了死者身份,来到了案发厕所的门口。谢珹正沿着水池到里间小便池的那条不足三米的路线,盯着下水道口发呆。
“队长?”
他回过神,“你说吧。”
“死者名叫裴青青,十七岁,是金河一中高三二班的学生——也就是上一个死者刘心怡的同班同学,在今早之前她的行踪没有任何异常。不过因为她每天到校时间都很早,所以很少有学生会在上学路上遇到她。”
“她和刘心怡同班?”
钟愈点点头:“据他们班主任说,两人还是好朋友。”
谢珹摸了摸眉骨:“这么巧。”
警队这边把案发现场处理完毕,正好到了下课时间,学生们课上听到警笛声时,心早就飘到了外面,这下下课铃一响,纷纷涌到楼道上来看,密密麻麻扎了一堆。平日里教师办公室的“常客”们更是趁便凑到了前头,嬉皮笑脸地喳喳讨论。任谁也想不到这副万人空巷的场面,是为了围观一具死得极不体面的少女尸体。
谢珹瞥了他们一眼,面色渐沉。那边匆匆忙忙赶来的教导主任见状立马扭头赶人:“都围在这里干嘛?有你们什么事儿?赶紧回去看书!”
“下课时间还不让人出来透透气了。”胆子大的学生不满地嚷嚷。
“就是啊,我们只是出来吹吹风,又没干什么。”
“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儿藏着掖着不能让我们看见?”
“诶,听说校长室那儿死人了!”
“真的假的?怎么回事?”
好事者已经拿出手机,纷纷在同伴的掩护下偷偷拍照。即便不带手机进校门是校规白纸黑字的明定铁条,但是学生们总有办法把那玩意儿带在身边玩儿。校内论坛上不断弹出新的帖子,图文并茂,还都带着引人注目的标题。
人多的地方闲言碎语也多,真真假假混在一起,不管是基于事实还是只是个人的思维发散,总归是把话题越带越偏,不一会儿就出现了十几个不同版本的“听说”来。学生们聚在一块儿,丝毫不畏惧那些恨不得直接破口大骂的老师们,议论声海浪似的连排扑来。
教导主任虽然久经沙场,是员老将,然而想要以一敌百还是有些为难,只好秉着“擒贼先擒王”的教条,抓了个典型分子出列,正是先出头的那个爱透气儿的“大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