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说毕,老夫人忽叹口气:“这么多年了,朝廷忙着平定外患,都没好好地再办一场先蚕礼。如今新帝即位,国泰民安,那些蛮族也老实了,是该热闹一番,也好让老百姓看看朝廷的气象。”接着,又絮絮叨叨讲了些往年先蚕礼的规矩,顺娘和其他人都听得十分专注,可我只觉得心里闷,头也一直嗡嗡响,盘算着该什么时候说起云娘的事。

暮色渐起,她老人家的一杯茶已快喝空,我横下心来,起身说道:“母亲,今日那云娘来说不参加先蚕礼了……”啪地一声,老夫人重重地盖上了茶盖,过了半日才闷闷地道:“阿柔,你这个主母,也太软弱了,怎能让一个妾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我看了一眼付娘,她已是满面焦急,却不敢插话,便硬着头皮匆匆答道:“确实是我不好,没有好好管教她。可是,我看那云娘前日在宫里没好好练习礼仪,想着她性子又野,勉强去了只怕丢丑,所以就……”不知道是不是这番话起了效果,老夫人没再言语。

那顺娘见主子不悦,想调解这尴尬的气氛,便试着转移话题:“老夫人,我刚看门外进来一个丫头,好像有事儿要传,不如叫她进来罢?”老夫人点点头,一个小丫头匆匆进来,回禀道:“老夫人,老爷那边的小厮过来传话说少爷来信了。信上说高丽叛军已平,半月之后就班师回朝了呢!”

我站在一旁,落下去的心咯噔一下又提上来了,茫然间不知该喜该忧。老夫人却是高兴坏了,扣起双手,直念阿弥陀佛。瞬间,屋里响起欢快的嘈杂声,众人皆沉浸在温玉班师回朝的喜悦中,早就忘了云娘的事儿。过了一会儿,老夫人定下心来,冲着我和顺娘说道:“今日已晚了,家里又有事,我就不留你们用饭了。明天一早,早点到我这里来。”我猜老夫人一定想去看看儿子的信,赶紧福了福,起身离去。

第3章 先蚕礼3

我在这屋子里站了许久,腿脚有些僵,偏那廊下的台阶淋了雨,极滑,一不留神就跌了一跤。付娘吓了一跳,赶紧上来扶我,我假装无事,示意她快走。好容易离了老夫人的院子,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心里却觉得空落落的。

夜色将至,到处一片朦胧,影影绰绰地看着不甚真实。在我过来的这段时间,花园里不知新摆了什么花儿,浓郁的香气阵阵扑来,熏地人脑仁疼。

付娘见我面有戚戚之色,着实不忍心,想搀我到亭子里歇息片刻。我摆摆手,径直走到假山处,任凭冷风吹拂,尚才舒服了些。

估计是老夫人爱干净的缘故,这里早已瞧不见一片落花。花圃里那些牡丹、芍药、芙蓉,全都收拾地齐齐整整,丝毫不见风雨摧残的痕迹。

诗人说: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如今,这里又要布置得一片锦绣,迎接那个身着戎装的人凯旋归来。可我竟没有半点欢喜,更多的是忧愁。以前,我尚有意,愿在人前同他演戏,做相敬如宾的夫妻。现在,我只想着避开他,省掉许多烦恼。

就在我胡思乱想的时候,付娘已命人拿了披风来。她一面替我披上,一面声音低低地劝道:“公主,天晚了,风又大,咱还是回屋吧,要不冷了身子,又要腹痛了。”

我点点头,感激地望着她道:“付娘,还是你对我最好。”付娘没有说话,只抓紧我的手,拉着我回屋了。

第二日,老夫人并没有特别嘱咐什么,只说温玉可能要进爵位,而顺娘快要生了,各种相关之事要由我来打点。我知道推辞不了,便爽快地答应了。

不过,眼下正值先蚕礼,凭是什么天大的事儿,都得放一放。因此,老夫人吩咐完,我就借口离开了。

才走几步,就听有人喊我,原来是顺娘。她拖着大肚子,由两个人扶着,还走得气喘吁吁。我纳闷地望着她,说道:“妹妹有什么事儿吗?这么着急赶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