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心里好像一块石头落地了,“原来小尤是院长的女儿。”可这个念头一起,马上就被打破了,因为有几个活泼的孩子见我们进到院长的办公室,马上也跟了进来,其中最小的一个小男孩,大约五六岁的样子,大声对院长喊着:“妈妈,小尤姐是不是更漂亮了?”
“是的,我的孩子。”院长充满慈爱地回答着。
我明白了,在这里长大和正在这里长大的孩子,都叫院长“妈妈”。在这方面,小尤当然也没什么不同。
……
在院长的口里,我们很快了解到了慕小尤的情况。慕小尤是三岁的时候来到这里的。至于小尤的母亲去了哪里,已经无人知晓,无处可寻,小尤自己更不可能知道了。小尤三岁之前,她的父亲跟着村里的私人建筑队,到四村八乡里帮人盖房子赚钱。但就在小尤三岁的那年春天,操作往楼上运送砖石缆车的父亲,被缆车里掉出的一块板材砸中,当场就送了命。
村建筑队确实没钱,其实就是几个砖工、瓦工凑起来的一个私人承包队,小尤的父亲,自然也是其中一分子,并没有哪个人,是所谓的老板。那一次,是盖一个三层4间的小楼房。小尤父亲出事后,村建筑队的人,都没有拿那次赚的钱,所有工钱,一共3万,再加上主家主动赔的4万,一共7万,都给了慕小尤家。
村长还好心好意地跟小尤母亲和小尤年迈的奶奶说道:“算了吧,接受吧!大家都不容易,都是农村人。人家主家请你们几家男人盖个房子,这还盖出事故来了,人家也没地方去说理啊。死了人不说,还多贴了4万块。这是小尤他爹没注意,没留神,才被砸了。要是遇上难缠的主家,一分钱都不赔你。”
小尤母亲和奶奶只好接受了,十几年前,不管是乡村,还是城市,这都是实际的情况。可不幸的是,就在小尤父亲去世的那年秋天,小尤奶奶因为身体不好,也因为伤心过度,随小尤父亲去了另一个世界,只剩下小尤母女两个。
农村丧事尤其费钱,再为小尤父亲和奶奶办过丧事后,7万剩下了不到5万。有一天晚上,小尤母亲给小尤做了很多好吃的,还把一个结实的纸包装在了小尤身上。
小尤美美地吃了晚餐,然后就睡了。可第二天早上,醒来的小尤就再也没有见到过母亲。村里有的人说,小尤母亲是跳河寻短见了;有的人说,小尤母亲是太苦,抛下小尤走了;有的人说,小尤母亲是喝了农药,被娘家人拉去抢救了,没抢救过来,在娘家下葬了。种种说法,但都偏向说是死了。
至于到底有没有死,再也没人知道。
小尤的父亲是独子,父母都去世了;小尤的姥姥姥爷还在,可两位老人接受不了女婿女儿相继去世的打击,勉强能够维持自己的生活,如何来照顾外甥女啊!
最后没办法,就由村里出面,把年仅三岁的慕小尤送到了茱锦城孤儿院。小尤身上那个结实的包里,装的是剩下的近5万块钱。孤儿院的院长以慕小尤的名义将这笔钱存进了银行,等小尤长大后再交给她。
从这个包裹来看,或许,慕小尤的母亲,也真的随她父亲,一起去了天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