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问题还是低血糖。在我的记忆中,这已经是母亲第二次低血糖昏迷了。
母亲多年的类风湿病,加上母亲有挑食的习惯,长年累月引发了类风湿病常见的并发症糖尿病,于是一直吃降糖药物,以控制血糖。
由于长年吃降糖药,引发了低血糖昏迷。幸亏发现得早,送医院及时,否则,后果真不堪设想。
按姥姥的话说,母亲正坐在床边上说着话,突然就不声不响的,说了几句糊话,就倒在了床上,昏迷不醒了。
之后,一个小时内,母亲被闻讯赶来的舅舅送到了潞水城最好的医院。
母亲那是低血糖饿的,按医生的话说,那是体内极度的饥饿,昏迷,是差一点儿快被饿死的表现。
第六十四章:家庭大变化
母亲在住进潞水城中心医院10天后出院了。
但这次病重住院,引发了我们这个家庭很大的变化。
母亲这次住院前,一直是姥姥在照顾母亲。正因为有姥姥的照顾,父亲才能出去赚钱养家,弟弟才能上高中,我才能上大学。
但姥姥已经83岁高龄了,虽然身体硬朗,但已经不起大事。
母亲这次病重就医,姥姥受到了很大的惊吓。
……
在母亲昏过去的时候,娃娃喊来了邻居,领导拨了电话,镇里的医生马上就到了,他查看了一下,脱口说了句:“不行了!”
当时姥姥就在旁边,她一听到这句话,当场就摔倒了,一条腿严重骨折,后来再也不能自如行走,只能依靠着一把小椅子向前走动。而且,需要不断地吃些补钙类的药。
姥姥现在不仅不能照顾母亲,而且还需要人照顾。这是莫大的悲剧。
母亲和姥姥从我记事起,就住在一起,但这个时候,却不得不分开了。当我看到舅舅把姥姥接走,把姥姥常用的东西打包带走时,我的泪就唰唰地流了下来,把脚下的地面都打湿了。
弟弟则在一旁号啕大哭。
舅舅说了句:“孩子,好好过吧!现状就是这样了。不管怎么样,人都得往前看。”
姥姥,在我临毕业的十几天前,不再是我们家的一员,重新回到了姥姥的角色上。
……
父亲的家具店刚刚起步,需要人手。但他又必须在家里照顾母亲。
家里需要人手,我或者弟弟。
写到这里,我觉得很有些对不起弟弟。弟弟那一年17岁,我22岁。
弟弟上高一,我马上大四毕业。
家里选择了让弟弟退学,或者说弟弟主动选择了退学。
我们总想着:弟弟还小,在家里工作一两年,还能再回到学校学习。
可我们没想到的是,弟弟这一离开学校,就再也没有回到学校了。他一担起整个家庭的重担,就再也放不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