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的灶台旁边就摆放了一张桌子,旁边围着一圈凳子,已经有几个人在等着了,大叔指着年老的一位爷爷说道:“这是我父亲。”然后分别介绍其他的人,他家人口比较简单,五口之家,下面还有两个孩子,大的儿子十三岁了,小的也八岁了,两个小孩子穿着破旧的衣服,上面补丁很多,但是衣服洗得很干净。
“快坐呀。”大婶拿上碗筷递给我们说道,我和掠影接过碗筷坐了下来。
桌上摆了一大盆的稀饭,还有一盆馍馍,还有一碗榨菜和一碗素菜,还有一碗辣椒炒的肉沫,我们开始慢慢的吃了起来。
“大叔,你们今年的收成怎么样?”我一边吃一边问道。
“收成还行,不过租子太高了。”大叔说道。
我奇怪的问道:“朝廷不是早就规定租子改为三成了吗?难道现在还剩七成也养活不了一家人了吗?”
“这只是朝廷的租子,本地的知州还要收取租子。”大叔说道。
“知州收取多少租子?”我接着问道。
“还要再收两成。”大婶说道:“现在我们这边如果只是种地根本就养活不了一家人的,我们家只要地里没活就要去码头搬运货物挣钱。我们倒是无所谓,只是收成不好的时候连稀饭都得计划着喝,孩子身体都长不好。”
我看了一眼两个孩子说道:“孩子进书院没有啊?”
“只有小的在读了,大的念了几年书认识几个字就药出来找活计做贴补家里。”大叔说道。
“我记得朝廷不是说不允许各地官员手租子吗?”我问道。
“我们这边这几年换了一位知州大人,听说是什么皇亲国戚的,没有人惹得起,我们惹不起,想着只要能有几口吃的活下去再说呗。”大爷叹着气说道。
“哦,原来是这样。那今年的粮食交上去你们一年够吃吗?”我问道。
“下半年加上地里的红薯应该够吃一年的。”大叔说道。
我默默的吃着饭没有再说什么了。
吃完后我就回房间了,我坐在床上写了一封信然后绑在鸽子的脚上传了出去,今晚我其实有点难受的,没想到我们一直想努力的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结果他们连饭都吃不上。
第二天一早我起床就看见大叔一家正在门口晒谷子,很快晒好了大叔告诉我们他今天要去帮这边的地主老财做帮工收稻谷就先走了,我看着他离开后对着大婶说道:“大婶,我们想去集市上转转,集市怎么走啊?”
大婶拍了拍手上的灰说道:“你们人生地不熟的怎么去啊,我小儿子他们私塾放假了,我让他带你们去吧。”
我点了点头道谢后就和大婶的小儿子东子一起出门了,大约走了一刻钟就走到了这边的集市上,集市上的人不是很多,毕竟现在正是农忙的时候,很多人即使来赶集也是匆匆忙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