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竹木飘香 司严 1577 字 2024-03-15

不过竺茵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目的。在她看来,文翰不过五十几岁而已,他根本没到华发丛生的时候。难道文翰遭遇了什么重大变故?尤其是文翰照片上那略含忧郁的眼神,更让竺茵越发觉得,文翰这近几十年的生活经历并不简单。也许这才是竺茵要把这部小说尽快看完的最大理由。因为她现在别无选择,只能从这部小说书中去寻找答案。

那么,在文翰的身上到底还有什么重大隐情?一时难以释怀的竺茵又把小说翻到了印有文翰照片的扉页。此时,文翰头上的丝丝华发犹如道道银光一齐刺向竺茵的眼球。

白发苍苍,共赴夕阳,本是人间真情最唯美的一幅靓丽的风景画卷。古今往来不知有多少文人雅士为之颂扬歌唱,但谁又能知道有多少山盟海誓爱恨无常,残花满地,最终止步于这幅优美的人生画卷前,沦为孤悲的看客。

竺茵慢慢阖上眼帘,一种悲苦凄凉之感再次布满心头。为什么有情之人就不能“白发苍苍,共赴夕阳”呢?

小说中男主的初恋情人去世后,他在梦中深情表白的精彩桥段不知不觉又重现在她的脑海中。

其实,这个情节原来并不存在,它是在小说发表之前,文翰才决定把那个现实中导致他与木梓离婚的“梦中表白”镶嵌到小说里。

文翰当然有他的考量。首先,他想进一步丰富男主复杂的内心情感世界,让这个人物的形象更加饱满和富有个性。这样写很容易引起广大读者网友们对这个人物身上的是与非,好与坏进行深度地思考和辩论,进而形成较大的社会舆论反映。

其次,就是出于他的一点私心。文翰认为木梓早晚会看到这部小说。虽然文翰对女儿文静姝讲过这个比较“丢人”的梦境,他相信女儿为了他们和好如初,肯定会把这个真实的梦境告诉她母亲。但是,他总觉得如果让木梓在小说里去体会这个梦境的真实用意应该比女儿甚至他自己当面跟她解释,其效果要好得多。

事实证明,小说发表后,的确因为加上了这个故事情节而使这部作品的社会凡响更加强烈了。至于木梓到底看没看到小说中的这个情节,她又是怎么想的,文翰不得而知。但他更不知道是,正因为加上了这个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实故事,才引起另外一个女人对他的极大关注。这个女人就是现在的竺茵。

竺茵之所以看了这部作品之后,她的内心再无之前的静若安澜,除了她要探究文翰一夜白头的特殊原因之外,与这个情节的安插不无关系。

文翰毕竟是曾经给她留下完美形象的初恋情人,尤其是作为当今文坛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对于一直未能再婚的竺茵来说,他的一举一动当然不能越过竺茵非常敏感多情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