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当文静姝成为大学教授很有可能在北京定居的时候,文翰通过和女儿视频看到女儿租住在一个条件非常简陋的楼房里,一种新的想法立刻在他的脑海里孕育而生。
他觉得,女儿有一个作家老爸也许还不够完美,如果能够给女儿在大城市买一套房,哪怕是给她出个首付这才对得起他这个作家爸爸的“盛名”。还有,女儿坐公交上下班很不方便,地铁站距离她们单位又比较远,给女儿买辆车作为代步工具,似乎也应该提上日程。当心中的这种想法一旦上升为父亲的一种责任感时,文翰的心态马上回归了本真。
作为父亲来讲,文翰觉得他依然任重而道远。他必须把自己那颗多少有些浮躁的心落下来并对自己今后的作家生涯进行重新规划。
作文辅导班的收入只能算是“糊口”而已。而对于他这个“文坛新秀”而言,网站、出版商以及商品代言等方面给他带来的收入,面对大城市的超高房价还不足以支撑起他刚刚产生的伟大责任。
此时,成名之后所带给他的自豪感以及特别享受被众心捧月时的优越感突然消失了。文翰开始为他之前的那种安逸浮躁,过分追逐名望的浅薄思想而感到深深的不安。如果再任由自己天马行空,毫无节制地靠热度去消费自己刚刚获得的声誉,他最终也难逃“网红红不过三年”的魔咒。
文翰不得不静下心来重新思考自己的成名究竟为了什么?
有人说,成名并不一定成才。但是依靠才能而成名者,他们的文才也好,演艺才能也好,怪才也好,这些成名者绝不同于那些“有名无才”的人。他们凭借深厚的才气,贤德的品行与过人的表现,堂堂正正地走上了红地毯,这样的人到任何时候都值得敬佩。
在当今社会中,成名自然离不开对利益的追逐,作为从社会最底层上岸的文翰也不能免俗。特别是女儿参加工作之后,他的确需要一笔很大的“利”。但是如果过分地去“追名逐利”完全忘了本真,出现“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结局就不足为怪了。
文翰在他成名之后的一段时间里,突然发现自己在一些思想和行动上的变化好像距离他的初衷越来越远。这说明他足够清醒,他并没有因为成名而迷失自身的格局。
当文翰意识到在思想上需要纠偏,在行动上重回正轨的时候,他选择了再次重新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