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乡亲们高举双手欢呼呐喊的时候,嘉宾席上的上官云教授不由地转头看看了发言席上的木泽。他在心里暗自思忖道:“米佳栋的眼力不错,的确选了一个好女婿。”坐在他身边的米含灵在使劲鼓掌的同时也深情地望着发言席上的男友……
木泽的“三步棋”战略构想虽然赢得了现场大多数村民们的积极响应,但仍然有一部分村民对于这个大学生村官儿的“宏伟”蓝图不太“感冒儿”。现场有一个叫孙杨帆的三十多岁的男性村民就是这些人中的代表。
孙杨帆头脑比较灵活,木工、瓦工的活都会做,有些组织能力。高中毕业后,他就出去打拼了,天南地北地在外面闯荡了20多年。
前些年由于城市房地产业蓬勃发展,他还组建过自己的工程队,赚了不少钱,在望海市区早就买了楼房。农忙时,孙杨帆开着轿车和妻子回村种地,农闲时则带着工程队外出搞工程赚外快,相比村里人也算见过“大世面”。但随着城镇房地产业的逐渐萎缩,他的工程队也解散了,目前自己在望海市开了家快递公司。
妻子王向华性格直爽,是他的初中同学。儿子已经上了初中,前些日子孙杨帆还和老婆商量着要个二胎。老公想要二胎,王向华立刻拉开了大嗓门儿说道:“就你那个小快递公司一年也就挣个三万两万的,你还想要二胎?你知道现在养一个孩子得需要多少钱吗?从他在医院掉胎胞开算,一直到成家立业,没有个百八十万的根本就不好使。前些年,咱们是挣了些钱,又买楼又给爸妈看病,儿子上城里念书择校费和人情费就花了好几万,这以后指不定还要花多少钱呢?咱们先前挣得那点钱早就花得差不多了,你还想要二胎?干脆到一边儿凉快凉快去吧。”
孙杨帆被老婆呛得一时没什么可话说,转身去了快递公司。孙杨帆见多识广,在望海市开第一家快递公司的就是他。虽说眼下经济效益还算可以,但随着快递公司开的家数越来越多,竞争逐渐加大,他们的快递公司能保住当前的经营收入就相当不错了。孙杨帆坐在公司的办公椅上,一想着这些也不免愁眉紧锁。
孙杨帆属于农村第一代独生子女,如今也是“奔四”的人了。父母的年龄均超过了60岁,而且身体都不好也到了子女陪伴的时候,孩子在城里念书还需要妻子陪读。那种背井离乡的打工生活多少让他心有余悸。他时常想,如果能在自己的家门口找到一份稳定赚钱的工作,哪怕没有在外面打工赚得多,但是能够在家照顾父母,陪伴妻儿,再加上自己的快递公司,达到甚至超过小康生活的目标肯定不成问题。到那时,他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和老婆再次实施“造人”计划——要二胎了。
今天,他来到新任村支书木泽“施政演说”的现场,就是想听一听这个让村民们寄予无限厚望的大学生村官儿到底能有什么真本事?藏在他心底的那个愿望到底会不会实现?
当木泽讲到要在村里建立什么现代化立体农业生态养殖基地和大型农产品加工基地时,那些没有见过世面的村民们就像自己发了大财一样立刻表现出欣喜若狂的样子。但孙杨帆看起来却很另类,他双手抱肩俨然是一位世外高人在冷眼观察着眼前这些欢呼雀跃的村民们,嘴角不时地显露出一些嘲讽和讥笑。
论资历,孙杨帆也算是一个“走南闯北”,“混过社会”的人,外面世界的“繁花似锦”他多少明白一些。修建人工湖,成立大公司,实现农业机械化,让村民赚大钱奔小康,那可不是凭嘴上的功夫说办到就能办到的事情。虽然他不太懂得这其中的奥秘,但有一点他非常明白,就是想干成这些大事没有钱绝对不行。
对于木泽“三步棋”的构想,他不得不承认的确是为了村里的老百姓奔小康过上好日子来设计的,但他还是有些质疑木泽的能力。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且不说能不能做好村里的事情,就拿成立生态立体养殖基地和农产品加工基地这档子事,至少需要几千万元的资金,这钱从哪里来?我就不信你一个初出茅庐的小村官儿就能把这些上千万的资金说拿来就拿来?除非你家开银行!
现场狂热的气氛终于告一段落,乡亲们陆续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木泽继续说道:“看来乡亲们很是赞同我刚才的设想和规划。在这里我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信任和支持。不过,我想乡亲们肯定有话要说,有问题要问。现在,我就把下面的时间就交给你们,希望大家畅所欲言,想到什么就问什么,我肯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一定让大家明察秋毫,心里倍儿亮。”
木泽的话正中孙杨帆这些村民们的下怀。其实,在这些人的心里早就形成了“共识”。当其他的村民都沉浸在致富奔小康的美好憧憬里的时候,他们却自发地聚集到了孙杨帆的周围。这些人当中有很多都跟随孙杨帆的工程队赚到了钱,所以,他们很认可孙杨帆的为人和组织能力。他们小声地商量着,嘀咕着,并一致推荐孙杨帆代表他们与这个新上任的大学生村官儿“过过招儿”,试一试他的“金刚钻儿”到底有多硬。当木泽发出现场讨论的邀请之后,他们马上大声地说道:“我们有话要说。”
孙杨帆被众人推举到人群的前面来,老村长牛富田拿起麦克风对木泽介绍道:“木书记,他叫孙杨帆,是咱们村的村民。前些年组建过建筑工程队带领村民挣了不少钱。很有闯劲儿。”老村长说完便把麦克风递给了孙杨帆。
会场又一次安静下来,村民们都把目光集中到孙杨帆的身上。别看孙杨帆平时在村里人面前说起话来派头十足,条条是道,但今天面对这么多的嘉宾大咖和政府官员,他多少还是显得有些紧张,以至于把麦克风拿倒了都不知道。要不是老村长及时给他纠正过来,说不定他这一节就会成为龙凤村老百姓争相传诵的第一条新闻“花边儿”。
短暂的紧张过后,孙杨帆定了定神儿才故作镇静地说道:“木书记你好,我叫孙杨帆,我受咱们村村民的委托想问你几个问题。你刚才讲的‘三步棋’构想,我们听起来就像说评书一样感觉很美好,前景很光明。但具体怎么去操作,那可不能光靠嘴上儿的功夫。
今天,我们来这里可不是听你讲评书,致富奔小康也是我们老百姓的心愿,说谁都会说,但我们期待的是,你如何把刚才说的这些美好前景变成现实。比如,建基地,建公司,那得需要很大一笔钱,这些钱可能是天文数字,那么这笔钱从哪来?不知你想过没有?
我在这里提前说明一下,你千万不要打咱们村老百姓的主意!我们兜里的这点钱靠它养家糊口不说,这没影儿的事我们也见过不少。所以,木书记,从咱们村老百姓这里弄钱这条道儿,我建议您还是不要想了。另外,你说要把咱们村的土地都集中起来连片种植,我在电视里也看到过这样的新闻,叫什么农业合作社。这事儿是好事儿,但是,木书记,我想问的是,我们把土地都交上去了,秋后的账怎么算?如果庄家欠收了,赔钱了怎么办?全村上千人口的吃饭问题怎么解决?还有修建人工湖和人工林这档子事儿,先不说这笔钱从哪出?现在这片土地早就成为村里人养家糊口的承包田了,虽然有时候会闹水灾欠收,但也不是年年没有收成。如果收回去修建人工湖和人工林,那承包这片土地的老百姓靠什么生活?如果指望他们外出打工赚得那几个仨儿瓜俩枣二来糊口,我看还不如种这点地稳当。
木书记,我们知道你有文化还是研究生毕业,这是你的强项,但这些都不能当饭吃。我刚才说的这些问题将直接关系到村里老百姓的生存和温饱。如果木书记解决不了,说句难听的话,您的‘三步棋’依我看只能是‘三步死棋’。”
孙杨帆作为改革开放后出生的80后农民的代表,他们现在已经成为广大农村新一代农民的生力军。这些人文化程度比较高,思想比较活跃,不仅继承了老一辈农民吃苦耐劳的勤奋作风,还能够接受新事物,在综合素质方面已经越上了一个新台阶。在当前农业农村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这批人如果有一个好的致富带头人去引领他们,带动他们,他们必然会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发挥出巨大的主人翁作用,那样就会极大地加速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和实现小康生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