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竹木飘香 司严 1651 字 2024-03-15

对于母亲的情况,文翰咨询过心理医生。依据医生的观点,文翰认为母亲可能是小时候缺乏关爱,心里产生了阴影,等到年老的时候,性格上的弱项就可能表现出来。为了获得儿女们的关注和心理上的慰籍,就想方设法甚至以不吃饭牺牲身体健康为代价来博得儿女们时刻关心她,爱她。每每想到这些,文翰就特别难受。母亲虽然有时做出了比较过分过激的行为,这也许是心里疾病所致。从那以后,他对于母亲的行为更加释然了,也不再纠结什么,母亲不就喜欢被人关心,让人陪着她吗?他照着做就是了。

家里的债务终于又一次还清了。文翰特意在饭店定了包房,全家人在一起再次庆祝他们生活有了新开端。此时,老家又传来了好消息。国家刚出台了新政策。以后农民种地不但不用交“公粮”,还免除了农业税。而且国家还给农民无偿提供种子、化肥和农机补贴。农民种的粮食国家给予最低保护价全额收购。从此农民种地真正告别了“皇粮国税”并有了收入保障。还有更振奋人心的消息是,农民年满60岁之后每月能领到50元养老金,而且以后养老金还可以逐年提高。文桃打电话告诉文翰,村里把所有土地都分给了有户口的农民了。以前因为搬家,文父文母的承包田被村里收回。这次他们又重新分到了承包田。大姐说,父母的承包田由她来耕种,等粮食卖了钱就给爸妈送来。

作为记者,文翰早就知道国家即将出台关于农业、农村、农民的新“三农”政策,没想到落地这么快。随着新“三农”政策的不断完善实施,标志着国家“工业反哺农业”时代的到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广大农民终于扬眉吐气,搭上国家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快车,真正走向了共同富裕之路。

这些好政策,对于文父文母来说是再高兴不过的事儿了。以后他们不仅有了土地的收入,还能马上领到养老金。虽说不多,但俩人加起来足有一千多元,而且还逐年提高。一想到这些,文母的心情马上舒展开来,心里的想法也开始多了起来。至于文母的心里具体都想些什么,文翰和木梓当然不会知道。

木梓上班去了,把钥匙落在了家里。此时就文母一个人在家。当她看见茶几上的钥匙时,心中便有了一种冲动。平时,她看见木梓总是在组合柜的一个抽屉里拿钱。文母心想:“天天从这拿钱,这回我倒要看看你有多少钱。”

想到这里,文母拿起钥匙准备开锁。但有很多钥匙是木梓办公室的,所以,文母只好一把一把地去试着开锁。试了好一会儿,终于试对了。文母的心里不免一阵狂喜。她把钥匙插进锁芯刚要开锁,就听见外屋房门吱的一声开了。文母一惊,随即手一哆嗦。她以为是木梓回来取钥匙来了,慌忙之中一用力,钥匙就折在锁芯里了。

文母这下可荒神了,正当她急得团团转的时候,文父走进屋来看见老伴满头大汗就问道:“老伴儿,你干什么呢?满屋地转圈圈?”文母一看是文父,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她狠狠地瞪了老伴儿一眼说道:“进屋也不说一声,跟做贼似的。”

文父看见文母手里钥匙说道:“你开儿媳妇的柜干啥?”老伴儿的话让文母愣了几秒钟,但她很快恢复了平静说道:“我在找文翰以前穿过的一件军大衣。现在他不穿了,我想拿出来给你穿。”文父埋怨道:“你呀竞干些让人猜疑的事儿。找衣服等儿媳妇回来让她找不就行了吗?你何必费这心思?说的好听点,知道你是在找衣服,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想拿人家的东西呢。”

文母被老伴儿说得有点挂不住面子了,于是冲着老伴大声说道:“就显你会说,照你的说法,我就是没有那种想法也有了。你到底是哪一伙的?”文父乐了:“我当然跟你一伙儿了。我知道你啥心思。不过,你的心思用错地方了。依我看,儿媳妇不是你想像中的那种人。他们没钱的时候照样给咱们零花钱。况且,现在咱们也不缺钱花,所以,老伴儿啊,我劝你以后就别和孩子们过不去了。你有没有发现这段时间,咱儿子比以前蔫吧了。你别看他回来跟我们有说有笑的,我敢断定有一半是装出来的。儿子为啥会这么做,还不是怕你不高兴哄着你吗?现在的日子越来越好过了,咱们过好自己的生活就行了,少给孩子们添乱了。”文母马上不耐烦地说道:“好好好,你是好人,我是恶人行了吧。”

看着手里的半截钥匙,文母无奈地说道:“钥匙已经折在锁头里了。这可怎么办呢?”文父一看老伴儿的窘样,笑嘻嘻地说道:“怎么样?闯祸了吧?不好向儿媳妇交代了吧?”文父的话终于让文母动起怒来:“叭叭叭地竟说些没用的,你能不能快点给我想想办法。”文父连忙说道:“好,我现在就给你想办法。”

文父从工具箱里找出来一把小镊子和一枚钢针。他用钢针轻轻地把断钥匙头从锁芯里拨出来一小段,然后用镊子轻轻一夹就把断钥匙头夹了出来。

文母终于放下心来。她问老文:“木梓回来要是问起钥匙的事儿,咋整啊?”文父想了想,“没事儿,一会儿我到街上再配一把新钥匙不就行了吗。”看见老伴儿真的和自己站在一起,文母露出了笑容,“这还差不多。”

文父从外面回来把配好的新钥匙放在了茶几上,故意对文母说道:“还想不想找军大衣了?”文母瞪了一眼老伴儿,“你烦不烦人?没话就闭上你那臭嘴,”文母打了一个“咳”声,就坐在木梓的床上不做声了,好像是在想着什么心事。

文父看着老伴儿若有所思的样子就问道;“咋了,你哪不舒服吗?”文母喃喃地说道:“老头子,我有个想法。不知道行不行?”

“什么想法?”

“我觉得和他们在一起住感觉挺累的,干什么都不随便。我总觉得这不是自己的家。我想咱们出去单过,你看好不好?”

“这个事我不是没想过。看见你和儿子儿媳妇总闹别扭,我心里也不好受。就你那脾气一上来,十个老牛都拉不回。一发脾气就说些难听的话。我知道你是刀子嘴豆腐心,但总这样,谁看着都不好受。其实,就你那脾气还真适合自己单过。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即使孩子们不给生活费咱们也饿不着,况且我还能挣点。但是,我就怕儿子这一关难过啊。”

“那有什么难过的,咱们出去单过,对谁都有好处。省着一天到晚考虑这个考虑那个的。累得慌。”

“咳,文翰小的时候虽然和我不怎么亲,我想抱抱他,他就跟见了仇人似的,连蹬带刨的就是不让我抱。当时我还以为,这小子长大以后也不是个养爷子。但是现在我才知道,儿子对咱们是真心的孝顺啊。不用说别的,就说咱们想吃的好东西,不论有多贵,哪次用咱们张嘴要了?不都是儿子主动给咱们买回来的吗?以前日子穷的时候,他从来没有把好吃的东西放在自己的嘴里,都是可着咱们来,现在也是如此。儿子是个孝子啊。所以,咱们能不能自己出去单过这个事儿,必须要征求儿子的意见。如果儿子不同意,咱们还硬要出去单过,在别人看来就是分家,就是儿子儿媳不孝顺。这个锅可不能让儿子背。等有机会我和他们透透话,看看他是什么意思,然后再定。其实,咱那儿媳妇过日子确实是一把好手,平时手紧点,不乱花钱,这都是优点。木梓不爱说话是性格的原因并不是不理咱们,吃的喝的还有零花一样都不少。我说这话你还别不乐意听,咱们家能过上今天这样的好日子,有儿媳妇一半的功劳。所以,有时候你也就别较真儿了。在这件事情没有和文翰商量之前,咱们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你千万别再整事了。啊!”

文母沮丧着脸说道:“自己想过点舒心日子咋就这么难啊!”

木梓下班回家,文母出去打麻将没有回来。她看到落在茶几上的一串钥匙连忙收了起来。这时,她想在衣柜找一件衣服,当她拿出钥匙去开柜时才发现钥匙只剩下半截了。她问公公:“爸,我开衣柜的钥匙怎么折了?”

正在磨刀的文父走进屋来,看见木梓手中的半截钥匙,心说:“坏了,这个配钥匙的师傅怎么给配错了。也怪自己疏忽大意,钥匙配完了为什么不检查一下呢。”本想替老伴儿蒙混过关,没想到弄巧成拙了。文父一辈子没说过谎,只好对木梓实话实说了:“啊,是那什么,你妈想找一下文翰以前穿过的那件军大衣。她寻思文翰不穿了就想拿出来给我穿。这不,看见你的钥匙落家了,你妈就想把衣服找出来晾一晾。没想到开柜的时候不小心把钥匙弄断了。我上街给你配了一把新钥匙,没想到师傅给配错了。等明天我找他去再给你免费配一把钥匙。不过,你别多想,你妈真的是想找衣服,没有别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