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了饭,文翰来到母亲的房间,他刚想叫木梓也过来,木梓已经开门进了屋。木梓坐在凳子上对文翰说道:“你今天是不是有什么话要说?”文翰暗暗佩服起老婆敏锐的洞察力,仅凭他吃饭时说的一句话,木梓就已经猜到了他内心的秘密。文母马上关掉了电视。已经躺下的老文也从炕上坐起来,大家都好奇地看着文翰。文翰从口袋里拿出来了那份报纸,然后把那条招聘启事念了一遍。
文母一听立刻兴奋起来并对文翰说道:“儿子,妈支持你去试一试。你如果真当上了记者,那对你来说可是天大的好事。”老文在一旁显得很有城府。“文翰和木梓还没有发表意见呢,你急着表什么态呀?你以为记者就那么好当啊?这八下还没一撇呢,就高兴成这样!咱们低调一点行不?别有点事就先咋呼起来。”文母瞪了他一眼说道:“我先表态咋了?有什么不对吗?我第一时间表态说明我支持儿子。谁像你,这辈子办事拖拖拉拉,磨磨唧唧,从来没有个痛快劲。火上房都不着急,什么事都得坐一会儿再去办。别人给你起了个外号叫‘文老坐子’,你知不知道?我要不说你就眯着得了。”
文母的一番话把全家人都逗乐了。木梓还是第一次听说公公有这么一个绰号。文翰笑着说道:“妈,你就不能给爸留点面子?”文母说道:“我给他留面子,他怎么不给我留面子呢?我这是让他以后也长点记性。”老文自己捅了马蜂窝,也不好再去和老伴争辩,就转移话题说道:“你说的都对行吧,还是听听她们的意见吧。”
文翰看着木梓说道:“我赞同妈的意见,我想去试一试。”木梓从文翰的目光里看到了一种久违的渴望和一份超强的自信。她知道,这是丈夫改变命运,实现梦想的一次不可多得的最佳时机,这种机会甚至是可遇不可求。她没有理由不同意文翰去试一试。虽然她为文翰能有这样一个天赐良机而感到特别欣慰,但是,一想到自己的丈夫一旦实现了愿望,他就会满怀信心地飞向广阔的蓝天自由翱翔。作为一个在家留守的妻子,一个还在农村当民办老师的弱女子,她将来命运如何?木梓不可能无动于衷。其实这种想法,在文翰念完那条招聘启事的时候,在木梓的心中就悄然产生了。
作为一个男人,文翰几乎具备了男人的一切优点。他有文化,能力强,情商高,多才多艺。在全乡举行的春季体育运动大会上,撰写开幕词、颁奖词,组织领舞秧歌队,并获得大会宣传组特别组稿奖和通报嘉奖;他孝顺父母,善解人意,理解妻子,作风正派;他上进心强,不甘于落后。木梓至今仍然清晰地记得,在结婚前,她和文翰在林荫小路上倾心交谈的情景。晴朗的夜空下,看着文翰沉思而深邃的目光,木梓在刹那间似乎产生了一种抓不住他的感觉,不过,那种感觉在当时出现的一瞬间就消失了。
今天,当她看到文翰意外得到重生般的惊喜而微微泛红的面颊;想到他明天就要第一次离家,第一次真正地离开自己去重新开拓一片新天地的丈夫。先前那种抓不住的感觉又悄无声息地突发而至。木梓突然觉得有一种特别复杂的滋味涌上心头。而这些装在心里的想法又不能对丈夫说。所以,木梓就在这种既欣慰又稍显复杂的心态下,以一种特定的微笑对文翰说道:“我也支持你去试一试,这个机会对你来说,可谓天赐良机。如果成功了,你就不用去养猪了。”
文母插话道:“养啥猪啊,咱们可不养那玩意儿。你爸养了一辈子的猪,也没发家,倒是放了好几年的猪。”文母说的是老在当队长之前为生产队放猪的事。这下,老文可不愿意了,他对老伴说道:“你能不能说点人话,干嘛总跟我过不去。”文母自知理亏,感觉有些尴尬。木梓笑着说道:“这是我和文翰平时说的闲话。他说以后要是没有什么事儿可做,就去做豆腐养猪。我说,你可没有咱爸那本事。咱爸做豆腐的绝活一般人学不会。”听了儿媳妇的话,老文不好意思地笑了,气也就消了。文翰看着木梓满意地点了点头。
女儿静姝突然醒了,哭了起来。木梓把女儿抱来了。小静姝看见爸爸,伸出小手就让文翰抱。文翰接过女儿,双手擎着把女儿举过头顶转了两圈,才把她放下来,又亲了几口。女儿被文翰逗得咯咯直笑。看着女儿笑的通红的小脸蛋,木梓说道:“我闺女的命就是好,你爸爸要是当上了记者,以后咱们就有条件上大学,读博士了。”文母看着孙女的眼睛笑眯眯说道:“我都让孙半仙给算了,他说,咱们静姝是天生的富贵命,将来是使奴唤俾过一生。”
文翰心想:“老妈就爱鼓捣这些迷信的东西。”话虽如此,但他从来没有反驳过母亲。因为他知道,这对母亲来说也是一种寄托。老文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他对文翰说道:“你跟你姑父说了吗?他是什么想法?”文翰答道:“他支持我去参加考试,这张报纸就是姑父给我的。”“既然这样,我就不说什么了,你的事你就自己决定吧,我也不太懂。”老文说完就躺在炕上休息了。
回到自己的房间,文翰开始准备明天报名需要带的材料。他把全市中小学教师口头作文大赛获奖证书、三本省级优秀论文获奖证书、省教育学院大专班函授学习入学通知等材料找出来病放进了包里。
已经是晚上9点多了。文翰趁着木梓哄睡女儿的时候,把洗脚水盆放到了木梓的脚下。木梓一边洗脚一边说道:“你决定了?”文翰说道:“决定了。”“哦,对了,明天上班时你和姑父说一下,如果三天以后我还没有回来,我带的班级就让姑父重新安排老师来带吧。”木梓说道:“看来,你对自己很有把握。”文翰说道:“不敢说志在必得,但是考虑问题周到一点还是有好处的。”木梓从包里拿出200元钱递给文翰说道:“这是差旅费,够不够?”文翰说道:“太多了,100就行。”“穷家富路,多带点,总比不够强。”木梓说完就把200元钱装进了文翰的上衣兜里。
望海市政府宾馆410室,接待这次报名的工作人员正在紧张地忙碌着。主持招聘考试的负责人宗华老师,50岁上下,标准的国字型脸,额头丰盈,面部饱满圆润,两道剑眉黝黑浓密,刚理过的头发向后背着整齐黑亮;一副金丝边眼镜显示出这位负责人特有的博学、庄重和高雅的文化修养,让人看了不得不对这位风度翩翩的谦谦君子肃然起敬。宗华抬起手腕看了看表,已经接近下午4点钟了。他对工作人员说道:“今天就这样吧,把所有报名人员的资料整理好,明天上午9点开始考试。”宗华站起身来披上大衣刚要走出房间,这时,文翰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原来文翰乘坐的客车在半路上抛了锚,一直到下午2点多钟才修好。文翰看见面前这位老师,断定他一定是这里的负责人宗华。因为,在招聘启事的落款处印有负责人宗华的名字。文翰平复了一下子稍显急躁的心情,然后非常礼貌地问道:“您是宗华老师吗?请问,这里是松江省社会科技著作编辑部招聘新闻采编人员报名地点吗?”文翰的问话,让宗华顿觉眼前一亮。因为这是报名工作开展以来,他所听到的一句最有礼貌、最清晰完整的咨询。他仔细地打量了一下眼前这个高挑而略显清瘦的年轻人:衣服虽然有些陈旧,但整洁干净。五官虽然称不上十分俊美,但棱角分明。清秀的面颊、高挺的鼻梁和一副近视眼镜透露出一种与别人稍显不同的风度气场。
宗华对文翰立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脱下外衣重新坐回办公桌前。然后他饶有兴致地问道:“你叫什么名字?是来参加报名考试的吗?”文翰已经没有了刚才那种因怕耽误报名而出现的急躁情绪,他平静地答道:“是的,宗老师。我叫文翰,是一名在职的民办教师。我乘坐的客车在路上抛了锚。因为我的迟到而影响了您和这位工作人的休息,我感到非常抱歉。”宗华被眼前这个看似平凡但却有着极高文化修养的年轻人再次感动了。文翰真诚而又恰到好处的致歉使这 个社会阅历相当丰富的社会精英也不得不站起身来和文翰握手致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