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竹木飘香 司严 1527 字 2024-03-15

自己家有了电视,文母再也不用去别人家看电视了。文父和村长打了招呼从防风林中砍下一棵枯死的树干扛了回来。文翰知道父亲的意图,他就做了一个简易的电视天线,安装在树干的顶端。他和父亲把天线竖了起来固定在房檐上。然后回到屋内把天线的插头和电视机连接上。打开电视后,屏幕上立即出现了影像,但还是有点雪花。文翰让父亲转了转天线杆,电视图像马上变得清晰起来,一点雪花都没有。文母坐在电视机旁,一边欣赏着节目一边满意地说道:“还是大电视看着过瘾,就是比小的强。”文父在一旁小声地说道:“那也不能眼睛里全是电视。”

文母回过头使劲地盯着老伴一句话也不说。文父知道摊上事了,赶紧改口说道:“我的意思是说你身体不好,不能总看电视,要注意休息。”说完赶紧走了。文翰心想,老爸反应够快的。于是他就顺着老爸的意思说道:“没事,妈,你看吧,只要你觉得不累就行。”文母转过头来继续看着电视说道:“一样的话,从我儿子嘴里说出来就是好听。”

吃完了晚饭,电视连续剧《婉君》准时开播。文母早早地就坐在电视机前了。大姐文桃带着两个孩子也来了。文母泪点低很容易进入剧情,看到小婉君凄苦的身世,就情不自禁地抹起了眼泪。文父不知道什么时候又回来了,他一看文母悲戚戚的样子又说话了:“看电视哭什么?这电视剧又不是真的。”文翰赶紧对父亲说道:“爸,我妈心太善良,很容被感动。您少说两句吧。”

两集电视剧很快演完了,已经是夜里十点多了。文母开始换台,当她看到电视里正在播越剧电影《红楼梦》时,一下子就来了兴致。那可是她的最爱啊。正要起身回家的文桃看到文母还没有回屋睡觉的意思,就提醒她说:“妈,别看了,都快十一点,木梓都累了,您也回屋休睡觉吧。”

正在打瞌睡的木梓急忙说道:“没事,妈,您看吧,我不累。”木梓说完就去倒了一杯水喝,她想清醒清醒。文桃一看文母还没有起身的意思,就拉长了声音说:“妈,你听见没有啊。愿意看明天有的是时间看,你不想睡觉别人就不想了。”文母一听十分不情愿地站起身来。文翰说道:“妈,您要是想看就看吧。我陪您看,我也很喜欢越剧。”文母意犹未尽地说道:“不看了,再看,你大姐还不把我给吃了。”

大姐一手拉着文母一手带着孩子走出了木梓的房间。这时,就听文母说道:“你别拉着我,我自己会走。”木梓用手捂着嘴偷偷地笑出了声。文翰一边铺被褥一边说道:“老太太就是个电视迷,我估计过一段时间就会好的,总看也会有烦的时候。”

文翰端来洗脚水。还是一样,木梓先洗,文翰后洗。等文翰洗完脚时,木梓已经躺下了。文翰上了炕,脱完衣服后,他看了看手表,已经11点多了。就对木梓说:“时间过得真快,又11点多了。这么晚了,咱们休息吧。”说完他随手熄灭了灯。

第33章

在那一刻,文翰彻底实现了男人的真正蜕变。他不由自主地长出了一口气。内心不免产生一丝惆怅。也许,只有他自己才能明白这种惆怅的根源在哪里。

文翰轻轻叹气的样子,反而让木梓觉得很奇怪。她问道:“文翰,你怎么了?我看你好像有什么心事?”文翰轻轻地说道:“没什么,我就是觉得有点累。”

木梓马上想到白天婆婆向他们交账本的事。他是不是觉得家里欠债太多了,而感到压力倍增。按照木梓的想法,也只有这件事能让文翰觉得心累。想到这里,她替文翰盖好被子,然后温柔地说道:“别想那么多了。以后咱们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睡吧。”

自从交了大权之后,文母兑现了自己的“诺言”,她只帮着儿子儿媳做了三天的早饭,就不做了。即使文翰他们上班以后也是这样。其实,文翰早就习惯了母亲的作为。在他的心里,母亲经受了太多的苦难和坎坷。他更应该敬重和孝顺母亲。只要母亲高兴,他做什么都愿意。因为母亲还是他心里的另一片天。

文母交了权,由儿媳木梓接管。表面上,文翰依然秉承了文家的家风祖训,女主内男主外。但更重要是,他想给予木梓在这个家里应有的地位和尊重。在母亲交权的时候,他看到母亲的想法是想让他说了算。只不过是在自己一再坚持和暗示下,母亲才把账本交到木梓的手里。因为在母亲的心中,谁管账本谁就是家中的老大。实际上,对于文母的想法,文翰真的无所谓。他认为家里的事,谁说的对就按谁的意见来。他和木梓“三观”基本一致,即使有分歧那也是大同小异,不存在谁管谁,谁听谁的问题。

木梓是一个思想十分缜密的人。自从婆婆把账本给了她之后,她觉得她肩上的担子一下子沉重了许多。她有一种预感,文翰将来一定会有所作为。所以,她必须替文翰管好这个家,让他无后顾之忧,给他创造一个稳定的大后方。特别是看到家里欠了那么多的外债,木梓更是心急如焚,她比文翰还着急。文翰的步骤是按他的“五年振兴计划”一步步来,而木梓觉得刻不容缓,要想尽快脱贫就必须从现在做起,从眼前做起。

在工作之余,她根据账本上的记载列出了详细的还债计划,先还谁,后还谁都有依据。另外,对家里的各项开支,木梓也做到心中有数。能用的东西就用着,可买可不买的东西坚决不买。只要没坏还能吃的饭菜绝不浪费。同时,她还建议多存栏几头肥猪。因为家里的人不少,公公婆婆的年岁还不算大,多搞点副业也能照顾过来。对于木梓有条不紊和这些符合实际的开源节流的持家计划,文父暗暗竖起了大拇指。他认为这个儿媳妇,行,是个管家的材料。文翰也特别支持木梓,过点苦日子对于文翰来说是家常便饭。

当年上学的时候,他三根肠子闲两根半,不也挺过来了吗?况且现在也不用饿肚子。倒是木梓在娘家的时候,虽说生活条件不算太好,但的确比文翰家的条件要强不少。人家不仅没有外债,还有点存款。虽说不多,但也称得上是有钱人家。开始,文翰担心木梓会吃不消,但是木梓不但没有什么不适应,反而持家的劲头越来越足。

文翰的胃病很严重。对一些农村常吃的主食,比如大碴子、土豆、腌酸菜,他吃了一段时间后就会犯胃病,吐酸水。半夜突然胃疼等这些症状时常发作。奇怪的是像吃了面条、馒头等这些细粮,就不会出现这些症状。而木梓就不一样了,吃大碴子、土豆、不但不反感,还有一种特别享受的满足感。文翰时常调侃自己,说他是公子哥的身体书童的命,逗得木梓咯咯直笑。木梓顺势也会戏虐他说:“别着急,将来你一定会变成一个翰林的命,要不你的名字不就白叫了。”文翰臊得一脸通红,连眼镜片都跟着红了。

文母对木梓的做法虽然嘴上没说什么,但是心里多少会有一些不爽。特别是她做了大手术之后,文翰对待母亲可是百依百顺。他不仅家务活全包了,在吃喝方面会尽量满足母亲。有好吃的东西,他宁可自己不吃,也让母亲多吃一点。尽管家里很困难,但文母买一些她喜欢的东西时,文翰也不会限制。他认为,自己不念书了,家里的压力就减轻了。母亲的一些做法也无可厚非。

正是文翰对母亲的宽容,使得文母对木梓极为节俭持家计划的突然实施,感到很不习惯。自己花钱反倒不像以前那么随便了。吃的饭菜也不是很可口。以前是自己想吃什么就可以吃上。现在是儿媳妇当家,家里有什么就吃什么。花钱肯定不像以前自己想花就花。平时,虽然儿媳妇给她零花钱,但那毕竟是有数的钱。

以上这些就是文母在儿子结了婚之后感到和以前最大的不同。与此同时,文翰也能感觉到母亲不像以前那么开心了。有时文母会在儿子面前不由自主地叹气,和儿子儿媳的交流也减少了。除了吃饭看电视在家,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姑姑家或者是大姐文桃家。但考虑到儿媳妇刚进门,文母虽然心里有所不满,但表面上还是能够与儿媳妇和睦相处,安然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