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竹木飘香 司严 1589 字 2024-03-15

木梓家也有了一些变化。木森上了高三,马上面临考大学,木林也上了初中。由于父母劳而苦干,再加上木梓上班帮衬,家里也有了一定积蓄,供弟弟们念书基本没什么压力。

木一凡倒是对大儿子木森给予了很大的期望。由于家里离乡中学太远,学校又没有宿舍,木森每天骑自行车上下学都要花两个多小时的时间。为了让木森有更多的时间学习,木一凡通过关系把木森转到了市农场中学住校念高中。因为该校的校长是木梓的表哥。在木一凡的心目中,木森是一定要考上大学的。从督促木森学习的劲头就能看出他对木森考上大学那份极度渴望。

可是木森似乎并没有按着父亲的意愿表现出面临高考的紧迫感。虽然放假回家也知道看书学习,但更多时候依旧我行我素。饿了就吃,困了就睡,一点都不着急。有时木一凡看见木森不仅不慢的样子,气得直跺脚,甚至骂起了人。只有这个时候,木森才拿起书本坐在桌子旁认真地看一会,等父亲出去没有多长时间,他就哈气连天了。

木梓也有时觉得很奇怪,木森学习时很少动笔做题,大部分时都是躺在炕上只看书不动笔。她就提醒木森,常动笔,多刷题,这样知识点才能记得牢固一些。这时,木森便会发出一阵怪怪的笑声,也不理睬姐姐,继续看他的书。木梓或许能够猜测出弟弟笑声里的含义:你学习好有什么用,不也就当个民办老师吗?但她不愿去想,从此再不管弟弟们学习的事儿了。

第11章

木梓已经20多岁,早过了相亲的年龄。那时在农村都实行早婚。女孩儿过了18岁就相亲嫁人了。如果超过二十岁再找不到对象结婚,就成了“剩女”。但与别的女孩子有所不同的是,木梓是老师,不但长相俊美,工作有能力,而且在当地也是声名远播。所以,自她上班以来到她家里保媒说亲的人就没有断过。什么村长的儿子、乡干部的亲属、供销社售货员、粮库职工等什么样的条件都有。

而对于自己的终身大事,木梓也不是没有想过,但她就是不为所动。究其原因还是木梓直到现在依然没有放弃心中的梦想。因为她的梦想不在农村,她的追求远在天边,但更重要的还是她没有遇到自己真正所喜欢的人。有时候,木梓被父母逼急了也去相亲,但做得都只是表面文章。所以,直到现在她仍然是“单身贵族”。

母亲为此事急得整天咳声叹气。这不,木梓刚相亲回来,木一凡就忍不住发话了:“我说木梓啊,不是我说你,你也不能要求太高,应该现实一点。现在,你的年龄越来越大,再耽搁几年,你可真要剩在家里了。”

木梓对父亲当初逼她当民办老师的做法本来就有所抵触。虽然这种情绪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淡化了,可是,她没想到父亲今天又来蛮横地干涉她的婚姻。木梓有生以来第一次顶撞了父亲,她大声地对父亲说道:“我的事不用你管。”然后含着眼泪头也不回地上班去了。木梓一整天都处在忧郁之中,便发生了上语文课时老毛病复发吐血的那一幕。

木梓悠闲地走在林荫小路上似乎忘记了自己发病吐血的事儿。她一边欣赏着落日余辉,一边使劲地吸允着玉米青苗散发出的清香。平时只需要十几分钟的路程,她今天走了将近40分钟才到家。

晚上,木梓并没有吃饭直接躺在炕上休息了。母亲看见木梓的脸色很苍白,她十分担心地问道:“闺女,你是不是病了?难道……”

木梓知道母亲指的是什么,便默默地点了点头。母亲使劲地瞪了木一凡一眼:“木梓的亲事你就让她自己做主吧!你就别再逼她了。本来她的病就没好彻底,再这么下去可咋办呢?”木一凡也知道自己有点过分,连忙说道:“好!好!我不管啦,都听你的还不行吗?”

木梓在课堂上吐血的事情,通过学生的嘴巴一下子就在村里传开了。这让一些“没吃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人,尤其是那些想和木梓结亲却没有成功的人就有了茶余饭后的幸灾乐祸。

这个说:“不就是个老师吗?有什么了不起,还看不上我?这回啊,她就是看上我了,我还不要呢。一个不会下蛋的母鸡,哈哈哈……”

那个说:“可不是咋的,我爸到处托人弄呛地去他家提亲,还没说上几句就被他爸木一凡给打发了。哼!这回呀,谁愿意去提亲谁就提,反正我是不提了,没兴趣。”

也有那知情的人说了句真话:“你们啊就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想想也就罢了。听我妈说,那个病根本不算个事儿,几副中药就能治好。人家仍然是仙女白天鹅,你们也就做做美梦吧。”

这些个闲言碎语,木梓多少也听闻了一些。虽然她不会放在心上,因为说这些话人在她看来里甚至连一只苍蝇都不如,但他们竟然在背后搬弄是非。所以她有时想起这些也很生气。

木一凡在村里当然会有关木梓生病的一些议论。他表面上装作若无其事,但内心似乎更加担心女儿的婚事。因为之前木梓吐血的事情,他就没有再当着木梓的面再提相亲的事。木梓吃了几服中药病情有了好转。休息了两天之后她就上班了。村里的议论也随着木梓正常上班慢慢地烟消云散了。

但静下心来,木梓在独处时也会不由自主地去无限憧憬,她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到底会在哪里呢?

为了下周的公开课,木梓必须认真准备,胡校长已经把公开课的重要性和她讲了。对于能否获奖她倒不会太在意,因为她在教学方面获得的奖项几乎拿到手软。她其实最看中的还是“全市骨干教师”这个含金量很高的荣誉。胡校长说这个荣誉与她今后能否转正会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她必须动用所有的知识储备和工作经验,力争拿出一节最能代表自己教学能力和水平,最能打动评委老师和专家的公开课。

胡校长看到木梓来上班了,非常意外地说道:“木梓,我不是给你放三天假吗?怎么不在家好好休息一下?你的班我已经安排王老师去带了,你可不能大意啊,身体要紧。”

木梓笑着地对胡校长说道:“校长,我的病已经好了,您放心吧。我想利用这周时间好好准备一下公开课,您看是否让王老师再给我带两天的课?”胡校长马上说道:“既然这样,那你就好好准备吧,我让王老师再给你带两天课。”

为了不影响学生上课,木梓回到办公室筹备公开课,以便随时查阅资料。这时木梓发现老师们看她的眼神和平时有些异样。有两位男教师还对她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热情。

其中一位叫王军平,是三年二班班主任;另一位叫沈辉,是四年一班班主任。目前这两个人都没有女朋友。他们俩好像已经知道了木梓下周要去市里参加公开课比赛的事儿。这时王军平走过来对木梓说道:“我听你弟弟说,你病了,怎么不在家多休息几天呢”

“我弟弟?哪个弟弟?”正在备课的木梓抬起头来一时语塞,略微愣了一下才奇怪地问道。王军平一听笑了:“木梓老师的专注力真令人敬佩,你忘了吗?木新,你堂弟在我们班。”木梓一听才恍然大悟地说道:“哦,可不是嘛!如果你不说,我还真把他给忘了。不过,我还是要谢谢你,我并没有什么毛病。”

王军平从抽屉里拿出一本书说道:“木老师,这是当代著名教育学家写的一本书,其中有一些文章,我认为可能对你的参赛有帮助。”木梓正为找不到当代教育专家的有关新课改的最新观点而发愁,没想到王军平的这本书正好解了她的燃眉之急。

她异常兴奋地对王军平说道:“哎呀,太感谢你了,王老师。我正好需要这本书。”王军平用一种平时所没有的别样的眼神看着木梓说道:“不用谢,应该的,祝你好运。”说完他回头看了一眼坐在他对面的沈辉,暗含着得意的微笑走出办公室去班级了。

沈辉望着王军平远去的背影,嘴角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讥笑之后,继续备他的课。木梓此时完全沉浸在书中关于新课改方面的最新论断。她根本没有注意到两个人在暗中角力。

沈辉拿着一本《优秀公开课案例选编》走过来对木梓说:“木老师,你看这本书对你能否有帮助?”木梓先是看了一下书名,然后对沈辉说道:“挺不错的,我正好可以借鉴一下。谢谢你沈老师。”沈辉红着脸不好意思地说:“谢什么,不用谢,你忙吧。”然后回去不声不响地又开始备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