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让木一凡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弟弟和弟媳却认为是他们私藏了家产才使这个家这么穷。所以,木梓的老叔结婚后立刻将大哥一家五口赶出了这个老窝。
一心一意为自己的同胞兄弟甘愿付出的木一凡终于尝到了亲情的冷漠。他的弟弟不但没有分给他们任何家产,就连一口腌菜的大缸都不许带走,还把家里的全部债务强加给了他。而木梓的爷爷居然没有发表任何意见。
带着那一代天下无不是父母的传统孝道和长兄如父的责任担当,木一凡带着媳妇,领着木梓和两个儿子,怀着无尽的伤感和失落又一次白手起家。
在村子最东面紧靠大片树林的边缘,他们用亲手制作的土坯盖起了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小家。新家虽然矮小昏暗,缺东少西,但木一凡依然干劲十足。因为木梓和两个儿子就是他们未来生活的希望。
由于生活所迫,木梓的母亲也要参加劳动,两个弟弟需要照顾,木梓一直到十岁才上学校读书。虽说家里很穷,但她聪明、乖巧、懂事。她经常带着弟弟们到村庄东面的树林里和水库边玩耍。在那里,木梓度过了她童年最美好的时光。
木梓家和叔叔们分家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广大农村刚刚开始实行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和牲畜都分到了各家各户,种什么都是自己说了算,但农业税和公粮还是要交的。
包产到户的政策让农民有了自主经营权,极大激发了他们的劳动致富的积极性。种好地多打粮,成为当时广大农民发家致富的最有效途径。
毕竟是闯过江湖的人,木一凡还是有一定的经济头脑。他不仅相信种地一枝花全靠粪当家,他还知道科学种田的重要性。从选种、换茬到秋翻保墒,样样显示出种地行家里手的水平。
经过几年的努力,木梓家的经济条件虽然算不上全村最好,但起码也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一直到木梓升入初中,她们家终于住上了土坯加红砖混盖的三间新房。生活质量也有了一定的改善。别人家有什么,她家也基本不缺。
这期间,由于取消了“成分论”,木一凡又一次迎来了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因为丰富的社会阅历和较强的组织能力,他被乡政府聘为林场场长。木一凡独闯江湖数年,自持见多识广,不仅做事武断,而且形成了做事从来不求人的鲜明性格。哪怕是对自己对家人极其有利的事情,他从来不会卑躬屈膝。
在木一凡担任林场场长期间,因为分田到户,孩子们都上学了,单靠他媳妇一个人根本照顾不过来家里的土地。她媳妇经常埋怨他,当一个破场长连个编制都没有,家里的事情一点都帮不上忙,也不知道他到底图的是什么?!
媳妇的怨气虽然让木一凡很生气,但是她说的话也不无道理。自己一心一意地守护着林场,从早忙到黑,为乡里创造了很多政绩。但是,乡领导从来没有考虑过如何解决他的身份问题以及他家里面临的实际困难。一气之下,木一凡立马辞职不干了。
也是因为木一凡业务熟练,管理有方。他这一走,林场一时群龙无首,仿佛乱成了一锅粥。乡长给他打了几次电话让他回去并告诉,他不论有什么事都好商量,但他就是不为所动,似乎铁了心要辞职。
当时的乡党委书记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对乡长说,难道就没有其他的人能够胜任林场工作吗?乡长说,全乡所有干部当中还真就找不出像木一凡这样能够胜任林场场长的人选。
书记一听马上说道:“既然人家是座真神,那咱们就真心实意地把人家请回来不就完了吗?”
乡长说道:“我们请了,人家不回来。”书记问道:“为什么?”乡长说道:“老木只是说家里的地没人照顾。我估计他在林场工作的身份问题应该是他辞职的主要原因。他现在还是个‘临时工’,这事儿您知道啊。如果这个问题不能妥善解决,就让他回来上班恐怕很难。”
书记说道:“这好办,既然他是人才,咱们就按人才的标准去请人家。明天咱们五大班子成员一起去他家现场办公。他有什么要求咱们就当场拍板,他家里有什么困难咱们现场帮他解决。你看这样行不行?”乡长连忙说道:“如果这样的话,木场长肯定回来上班。”
第4章
第二天,书记果然带着五大班子成员来到了木一凡的家。此时,木一凡正在地里干活。木梓的母亲听了书记的来意之后非常高兴。她想,这下她们家可有盼头了。于是赶紧让放假在家的大儿子木森去地里找他爸爸。木一凡回到家里,乡长马上对他说:“木场长,这次书记带领我们一起过来请你回林场上班,你有什么要求和困难尽管说,我们就在这里为你现场解决。”
要不怎么说,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放在木一凡的身上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一辈子都没有张口求过人的木一凡,当他看到乡党委书记带着全体班子成员亲自来请他时,他内心的激动可想而知。这是给了他多大的面子啊,他还怎么好意思当着书记的面再提什么要求和困难。
木一凡对乡长说道:“乡长,我没有什么要求和困难。既然书记和各位领导都来请我回去,我也只能恭敬不如从命。感谢领导们对我的信任。我马上回林场上班。”木梓的母亲刚好坐在木一凡的身旁,她急忙给老伴儿使眼色,意思让他不要客气,有什么要求马上提,否则,过了这个村儿可就没这个店了。可是木一凡就像没有看见一样,任凭老伴儿怎么挤眉弄眼就是不看她,也不提任何要求。因为有这么多领导在场,木梓的母亲本来就很内向,木一凡不说,她也不好意思说什么。此时,她只有在一旁生闷气的份儿了。
乡长倒是有些不相信地问道:“木场长,你真的没有什么要求吗?”还没等木一凡回答,书记开始发言了。他说:“木场长说没有什么要求和困难,其实这足以证明,木场长非常支持乡里的工作,更支持咱们领导的工作。我认为木场长的思想境界很值得我们这些当干部的好好学习。别看木场长自己不说,但是,他有困难我们也不能袖手旁观。今后木场长家如果真遇到了什么困难,咱们当领导的就应该主动帮助人家解决嘛,不要等人家提出来。况且我也看出来了,木场长即使有什么困难也不会主动提出来。像木场长这样的好干部,他不主动提咱们就应该主动去关心他嘛。好了,既然这样,木场长一会儿你就坐我的车,咱们马上回林场上班吧。目前林场已经群龙无首多日了,没有你这座真神镇着,那里说不定乱成了什么样子。”
真不愧是乡党委书记说出的话,果然是既有高度又有深度。其实从木一凡进屋说的第一句话,书记就已经洞察出木一凡心中的想法了。一番慷慨激昂的总结表扬之后,就把木一凡开口再提要求的嘴堵得严严实实。实际上,书记和乡长倒是带着真心和诚意来给他解决实际问题的。然而,木一凡却因为自己的清高和自负,反而让阅人无数,经验老道的书记看出了其中的端倪,于是被书记顺理成章地掌握了主动权。
仅凭书记一番既中肯又得体的赞扬就把原来预想的很棘手的事情顺利地解决了。以木一凡的智商,他当然知道书记这番话背后的意图。如果换做别人,有可能一开始就会顺着乡长的意思来提要求了,或许他的命运从此就会得以改变。但是木一凡毕竟不同于别人,他认为,书记和乡长带着乡里的主要领导能够屈尊大驾来请自己回去,这足以证明乡领导们十分认可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这比什么都重要。至于自己的身份问题那是早早晚晚都能解决的事情,根本无需自己向领导当面提出来。否则的话,在书记乡长面前他会觉得自己很没有城府。对于这种特别伤自尊的事情,木一凡是断然不会做的。况且,书记已经明确表态,他们会主动为自己解决实际困难,这其中当然包括自己的编制问题。而且书记说的话也足以证明了自己想法的正确性。
木一凡暗自庆幸自己英明的同时,他确实没有想到乡党委书记会给予自己如此高的评价。他真是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自己有何德何能居然让书记带领全乡的主要领导干部来亲自请他出山。尤其是书记还让自己做他的车回去上班。以自己的性格且不说根本就没想提什么要求,即使自己现在有这种想法,那么在如此知人善任的书记面前就更不能提了。其实这种想法只不过是木一凡的一厢情愿罢了,当时谁又能保证书记的话仅仅是给他戴了一个漂亮的高帽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