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种情况下,他一旦奉旨而行,陶夭在他手里出丝毫差错,那便是引火烧身。
可他送滕阅进宫本来就是向皇帝示好的意思,若是此时阳奉阴违,岂不是前功尽弃?
再有此事涉及长安,长安必然也会知道皇帝给他的差事,若他借故推脱,长安会否要回纪晴桐?长安于纪晴桐姐弟俩有救命之恩,若自己与他之间起了龃龉,即便能强留住纪晴桐,恐怕两人间的感情也不会像如今这般融洽。且上次长安派人来就隐隐流露出想要接回纪晴桐的想法,是纪晴桐自己婉拒了,但如果他亲自前来接人,难保纪晴桐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去,意味着可能会把兖州的战火引到夔州来,他要为此举所引发的一切后果负责。不去,意味着得罪皇帝,可能还会失去纪晴桐。
张君柏觉着自己应该回兵营去和几名心腹商议一下此事。
他来到屋后,见纪晴桐正在菜地边上和另一名路过的妇人说话。那妇人见张君柏出来了,笑着对纪晴桐说了句什么就走了。纪晴桐挎着篮子向他走来,眉目温雅,道:“我刚才向莲花嫂子买了一只鸡,她说杀好了给我送来。晚上炖山菌给你吃好不好?”
张君柏忽然就说不出自己要走的话了,微笑点头:“好。”
纪晴桐却也是敏锐之人,见他那样,问:“你是不是有事?方才是你营里的人找你吗?你若有事……”
“无妨,吃过晚饭再回去也来得及。”张君柏牵过她的手,两人一起回了屋。
这大热的天,没有下人使唤,自是张君柏自告奋勇去烧灶。待到一顿饭烧好,他也已经汗湿里衣。
三伏天不怕着凉,饭好后他自己拎着凉水去院里刚搭好不久的浴棚里冲洗了下,换上纪晴桐给他拿来的干净衣裳,两人这才坐下用饭。
自入夏以来张君柏在营里总是没胃口,只有到纪晴桐这儿才能多用一碗。
饱餐过后,天也擦黑了。纪晴桐贤惠地送张君柏出门。
张君柏解了拴在门前树上的马,回身看纪晴桐,叮嘱道:“晚上闩好门,我明日再来。”
纪晴桐点头,道:“你路上也小心些,天黑,慢着些。”
张君柏也应了,上马走了。
纪晴桐回到屋里,闩好院门,洗碗沐浴。
沐浴过后,她一身清爽地坐在灯下,正一边梳头发一边想心事呢,外头隐隐传来一阵马蹄声,进而有人敲门。
这村子民风淳朴,纵有那刁滑的,知道她是张君柏的人,也不敢来欺她。所以晚上有人敲门纪晴桐也并不害怕,端了烛台来到院门内侧,问:“是谁?”
“是我。”竟然是张君柏的声音。
纪晴桐打开院门。
张君柏进来,回身将院门重新闩上。
“将军可是落了东西在此?”纪晴桐见他去而复返,不解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