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逐凤江山令 临安九家 1594 字 2024-03-15

那精明的中年人终于忍不住笑出了声,而后颇有几分明知故问地说:“我也甚为不解,还请殿下明示。”

司马佑扯扯嘴角,冷冷一笑,而后说:“因为中原战乱的缘故,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如今帝都之中,像这样的古代名画,几已无人问津,大家只关心一件事——那便是,盐价暴涨!”

闻言,谢子昂噤了声,即便后知后觉如他,也忽地明白了司马佑之意。

“所以殿下此番来会稽,便是为了此事?”谢族长面无表情,冷声问道。

司马佑嗯了一声,以表确认。

“可是殿下,您也知道,会稽谢家虽掌着海盐命脉,可是我们毕竟是商人,即便有府兵千人,可那也仅仅只做看家护院、围护盐场之用,往中原运盐一事,还得交给大兴朝廷,才最为稳妥。”谢族长摊摊手,表示着自己的无客奈何。

谢族长说的都是事实,然而这也是问题的症结所在,中原兵祸连年,哪有功夫和多余的军队可以派出来单管运盐一事。但凡此事还有一丝转机,司马弘农也不会派司马佑远道千里,穿越战区,历经艰险而来。

“谢族长,其实,小王有个办法,不知您是否愿意听一听?”

第416章 真实态度

“哦,什么办法?”谢族长饶有兴致地问道。

司马佑清了清嗓子,而后道:“历来盐运皆是走陆上,用时长,运量少,一遇天灾人祸,还须得派上一定数量的兵士一路押送,才可勉强到达。但其实,略有常识的人都知晓,从会稽到帝都,最安全省时的路程不在陆上,而是海运!”

谢族长眼皮一抬,方才收敛了脸上那漫不经心的模样,轻咳一句,道:“由大型船只押运北上,而后再经黄河水道一路运至帝都,的确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可是……”

司马佑就在等着他那所谓的可是。

“可是,如今这海上也是倭患不断,安全并不能完全保证,最重要的是,我们又上哪儿去找那样大型的既可航海又可适用内河水道的船只?”谢族长脸色凝重道。

司马佑上前两步,急切地说:“海上倭寇就如山间盗匪一般,避无可避,但这一点谢族长倒不用担心,朝廷可增派水师,随行护卫,那些倭寇听得大兴王师之名,自然会望而却步。”

他顿了顿,语气虽如一贯沉稳,但他那双眼睛还是一眨不眨地盯着谢族长,以便了解他即时的反应。

“至于船只,眼下朝廷确实无力建造……”

谢族长一拍膝盖,叹气道:“殿下,船只是海运之本,没有船,又如何运盐呢?”

司马佑眉头微蹙,只凭这一句,便掌握了谢族长内心的真实态度。其实,他来帝都之前已派人打探过,据探子回报,会稽谢家为了拓展海上市场,早在半年前便已建造出适宜海运的大型船只,只是这件事,谢族长一直压着未曾禀报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