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逐凤江山令 临安九家 1569 字 2024-03-15

淑妃淡淡一笑,答得不疾不徐,“本宫久居深宫,今日听闻殿下说这些事,一时之间觉得颇为惊险,竟半晌有些回不过神,还请殿下莫怪。”

司马策亦是笑:“娘娘客气,希望小王今日在此的一番陈情,不要扰了娘娘的清静。”

“不碍事不碍事,”淑妃忙答道:“殿下能坐下来陪本宫这个妇道人家说这么许多话,言语之中又尽是信任,本宫感激还来不及,又何来惊扰之说。”

司马策微微笑了两声,而后又面带几分难色,“娘娘,方才小王与您说道之事,父皇曾……”

“殿下姑且放心,本宫性子淡,素来排斥那些背后嚼舌根之举,至于陛下面前,本宫就更不敢胡乱议论政事了……这可是大忌。”淑妃沉声道:“不过,殿下所说之事,叫本宫心中也激起惊涛骇浪,以至于先前的许多判断,便已有所改观。”

闻言,司马策的心中大喜,他自觉淑妃这话,分明已经将立场转向了他这边。即便此番父皇睁只眼闭只眼,饶了司马笠的狗命,叫他苟且活了下来,那么在今后的争斗之中,自己也无形中多了一个助力。虽说淑妃看似不起眼,可她身后,是四大家族中最为中立的诸葛家,她在父皇面前,三言两语几句无心之言,有时甚至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越是表面上置身事外,在关键时刻,越有左右全局的能量。

“如此,便多谢娘娘了!”司马策作了一揖。

“行了,殿下好不容易进宫,还是应去看看你的母妃。”淑妃柔声道。

于是,司马策辞别淑妃,径自往卓贵妃寝宫走去。

看着司马策消失于雨幕之中,淑妃那张原本柔和的脸竟倏地变了样,她面色冰冷,两眼也透着凶光,而后她还淡淡地说了一句:“出来吧!”

便有一身着黑袍的男子,自亭梁之上跳下,跪倒在她的脚边。

“你去查一查,跟在司马笠身边的那个神秘高手究竟是谁?”她顿了顿,又叮嘱道:“记住,一定要避开逐凤楼的耳目。”

那男子只作了个揖,连“是”也没有道上一句,便转身离开了。

第410章 会稽旧事(一)

自司马策走后,皇帝司马佑便一直站在棋亭之中,他双目无神地盯着眼前雨幕,看着花草之间濛濛水气氤氲而上,不觉便思接前载,忆起了当年他初到会稽的模样。

那已是先帝在位时的事了,按年份应是大兴明远十六年。那天,也是这样一个阴雨不停的春日,他奉父皇之命,前往会稽与谢家族长谢允钊商议海盐供给之事。

当年的情况与现在不同,运河还没有开通,盐运得依靠陆上车马镖队。然而,从帝都到会稽的千里之地上,却有方圆三百里左右的地盘是被叛军牢牢控制着的,令人无奈的是,那三百里地却又是盐运的必经之道。所以,整个中原地区,盐价飞涨,百姓也是怨声载道。

但是,这个谢家,表面上臣服大兴,背地里却始终平衡各方,做到各国皆不得罪,所以,即便盐运已苦难如此,他们却似半点也不着急的样子,亦不曾派过人来帝都商议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