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神秘的诸葛一脉,其背后竟还有这样的故事!”司马笠唏嘘不已,“那舅父说的那位元先生呢,他与贺兰旌之间,可有旧情?”
阿箬竖着耳朵,原本以为会得到一个确切的答案,谁知,那谢子昂的回答竟是:“这个,我还真的不太清楚。”
阿箬心中一顿,全然没有料到谢子昂会给出这样一个回答。
司马笠也是一脸的惊讶,却听那谢族长又道:“当初他们在会稽时,似乎关系并不融洽,还颇有几分相互针对之意,不过,后来似乎缓和不少,当兰儿有意夺回西楚皇权之时,她和元先生之间,似乎还达成了某种协议,元先生和他背后的逐凤楼为她的大业提供了不少支持与帮助。”
看来,元芷与贺兰旌的旧事早已掩藏在了时光的洪流之中,今时今日,但凭这三言两语,恐怕很难弄明白。
“舅父,这位元先生在会稽时,居于何处?”司马笠忽然问。
第363章 下一步的行动
阿箬想起了那日自己身上那件绣有贺兰旌名字的衣服,不觉又有些好奇起来。
“你也知道,族中规矩,非大兴世家子弟的外男,一般都应居于府外别院,”他顿了顿,“若我没有记错,元先生当时住的应是春雨巷外,最靠近河道的那一户。”
谢子昂所说,不正是那日阿箬和司马笠无意中闯进的那个房间吗?二人对视一眼,表示确定,却也同时禁声,不知该说些什么。
“今日我们一直说着旧事,似乎有些偏离主题,我想,而今我们还是应以驱走倭寇、夺回会稽为务。”谢子昂正色道。
司马笠点点头,而后问道:“与安兄,近日外间是何状况?”
谢与安当即拱手道:“殿下,那日我们抢了解药过后,那倭寇头目自然便没了救,如今他时日无多,倭寇之内也起了内乱,左右两个副统领为由谁来继任统领之位而争执不休,战力大不如前。”
倭寇内乱一起,便是离心离德,这不正是司马笠等人奋起反攻之机。
“那岭西王和贺景源呢?”司马笠追问道。
“岭西王受了剑伤,似乎有些不济,于是他快马加鞭,连夜往帝都而去。岭西王走后,贺景源亦返回了驻扎在会稽城南的军营,并且以排兵布阵为由,将整个队伍,往南撤了近百里。我派探子前去打探过,两边军营如今各驻扎会稽一方,南北相去两百里,已然成了对峙之势,若要战,会稽内部倭寇不成问题,难的却是贺景源的部队,若两边兵刃一接,那这场战役的性质,便从抗倭变成了平叛,表面只差两字,内里却谬以千里,殿下行事,还需谨慎商议。”
司马笠点点头,神情亦有些严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