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妃摆摆手,连忙道:“你太过自谦了,明明一猜便中,又何苦急于批评自我。”
居然对了——阿箬心头真是万分侥幸,“微臣确实只是碰上好运,对方才那个答案,也确实是忐忑万分。”
淑妃笑而不语,倒是司马竺在一旁打趣道:“行了娘娘,您就别为难元青了,他在山间乡野长大,能编出这么些玄而又玄的话来,已经是不容易了,哪里能与您的家学渊源相提并论呀!”
淑妃叹了口气,拍了拍司马竺的手,“好好好,既然竺儿开口,本宫也就不再问了。”
“这才对嘛!”司马竺眨眨眼,轻轻道。
而后,淑妃瞥了一眼垂首而立的阿箬,便对司马竺道:“好了竺儿,时辰不早了,我与元大人确有要事交代,你先去偏殿坐坐,一盏茶后的功夫再过来将她带出去。”
闻言,司马竺很是恭敬地应了声是,便在一旁小宫女的引导下出去了。
第319章 千万当心
阿箬垂首而立,等待着淑妃的进一步问话。
淑妃屏退左右,而后问她道:“你不必紧张,说起来,咱们也很是相熟了。”
阿箬赶紧拱手说:“元青还未谢过娘娘的救命之恩。”
淑妃点点头,“我不过是做了医者的本分,并不算得上是帮你许多,倒是太子殿下,此番你还需好好感谢于他。”
阿箬道:“太子殿下的恩情,元青自当铭记于心,但娘娘的仗义相助,元青亦是同样的没齿难忘。”
淑妃笑了笑,端起桌上的茶盏,轻轻饮了一口,“我听人说,你自小在姚关长大?”
阿箬一惊,不明白为何淑妃会忽然问起这事,但她还是立即答道:“正是,我自小随母亲迁居姚关,所以一直认姚关为故乡。”
“母亲?”淑妃手一抖,手中的茶汤差点淌出来,“你自小长在生母之旁?”
阿箬眼皮一沉,不知这淑妃究竟什么意思,于是亦试探道:“元青生母曹氏,将元青自小养大,前年因九郢山匪患,而自尽于绝壁之下……母亲若在,定也同元青一样,感谢娘娘大恩。”
淑妃放下手中茶盏,表情却始终有些不自然,“唉,我也是道听途说,只莫名觉得你着女装的样子,与我的一位故友有些相似,在东宫选妃那日,我便惊讶不能自已,只因当时以为你是男子,故而也没在意。可是,延清宫一事,我才知晓,原来你竟是女儿身,所以,便不自觉往那样去猜想,没想到,还当真闹了个笑话。”
阿箬顿了顿,想起前几日司马笠无意间提起,贺兰旌曾将诸葛有我打得鼻青脸肿,如此看来,说不定她真的与这淑妃相识。淑妃之感,本质上是完全正确的。她心头不禁一颤,只感,眼前这个表面上与世无争的诸葛芯鸳,倒是让她越发看不透。而且,她背后那个神秘莫测的诸葛家,也一定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娘娘多虑了!”阿箬作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