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为兄去看看。”言毕便往书房走去了。
宁淑和锦云寒暄了几句便各自回房了。
锦翔推开书房的门走了进去锦洋一见他便上前问候:“太子哥哥回来啦?怎么不陪嫂嫂多玩几日?”
“你嫂嫂担心孩子有意外便回来了。你脸色不好,是否出大事了?”
锦洋没有回答他而是转身从书案上取过急报递给他看,他看完走到书案后方的椅子坐下说:“此二人乃欧相弟子,欧相被囚许久未放他们造反是意料之中的事,二弟有何看法?”
他们敢造反一定做足了准备,只怕皇城外正有一批大军等着我们派兵去抵抗时一举攻下皇城。”
“你分析得极是.”
祥王和韩显此时来到书房,一番礼节后祥王关心地问锦翔:“太子不是携妻游玩去了吗?何时回的府?为何不多玩些时日?”
“淑儿想回府了,本宫也是刚刚才到府。”锦翔温和地答。
韩显则直奔主题问:“不知二皇子急召臣和王爷来此议事所为何事?”
锦翔与锦洋兄弟二人互相对视一下后,锦洋严肃地说:“今早收到急报,镇守南部的吕飞和镇守东南的李康一同举兵造反,南部和东南分别已有3座和2座城失守了,舅舅掌管着军务,想听听您的看法。”
“自皇上登基从他们各自那抽掉3万精兵给平汤候去灭汤后他们表面上各自还有7万兵马,但这几年他们私下一定会招兵买马,现下的兵马合起来应有20万左右。我们的12万镇北精兵加上许冲将军的7万兵马这几年与汤国接二连三的战事也损耗得很严重,虽说这几年也在不断扩充,但大军的元气大伤还未能完全恢复,再者我们还需防备万一汤国趁此机会再向我们举兵,各城的守城兵不多且均不能调离太久,需要好好斟酌呀!”韩显有些惆怅地答。
“派兵一事还得依仗舅舅,依您之见,要如何派兵?”锦洋虚心问道。
“臣觉得许将军的7万兵马应可抵挡眼下的汤国,许将军就留着提防汤国。镇北精兵现下已约恢复约有11万,可派8万去抗南部,剩下的3万精兵就派去灭东南的李康。北部北傲国已被灭,镇守的人可减少,可抽掉5万去抗李康。太子殿下认为如何?”
“舅舅安排得很好,只是北部的杨勇杨将军也是欧相的学生,万一他也有反意,那可就麻烦了!”
“唯今之计只有速战速决,先击败吕飞和李康再北山。”
“就怕远水救不了近火。”
“眼下也没有更好的法子了,杨勇倘若真反了,也只能先派许将军先行抵御一阵了,汤国既已签有盟约,短时间之内应当不会再犯。”
“舅舅所言极是。再就是将领问题,舅舅和王叔可有人选?”
“本王不如韩侯爷熟悉军务,还是听听侯爷的意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