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第94章 成长蜕变

转眼八年过去了,锦翔已经快要成年了,长得可谓是俊美,锦云也长成了位亭亭玉立的小姑娘,锦洋虽没能摆脱轮椅却长了一副颠倒众生的脸,锦溢在太后的照顾下也健康成长着,还有宁淑也是越发倾国倾城了。岁月终究是不饶人,太后显得越发老态了,两鬓也已经斑白;靖轩的头上也依稀可见几根白发。祥王妃继玉平之后的第二胎生了个世子,取名建业。祥王虽有意远离朝政,但由于敏娴落崖后靖轩只专于朝政,许多政见都过于偏激,而唯一能听得进心的是他的劝告,所以计划便暂缓了。允王的雅楼生意越来越好,这几年替国库充进不少银子,雅楼也成了众王爷的聚会之所。哲王浪子回头,不再出入烟花之地,家里的侍妾也能处理的都处理了,现在府上除了侧妃孙月就只有两名侍妾,他是害怕儿子受影响呀。长公主宛莹与国舅婚后的生活也因大烙这几年无战争而过得甜蜜,他们的长子韩赫已经七岁,次子韩铭也己经五岁。长子在韩显的教育之下熟读所有兵书,马术也甚好,因年纪小,体能未够,弓箭和长枪一直在练却未能发挥得很好,相信假以时日,待他长大,体力跟上了,定是一位将才,次子还小,尚未上学堂,加上宛莹心疼,未曾教太多东西,只是简单给他讲讲兵书,打打坐强身。说到小辈们的本领,太子锦翔除了武功修炼大有所成外处政能力也大有提升,很多政事靖轩已经放手让他去处理,他已经独挡一面多年。锦云这几年除了把舞和箫练得大有名气之外还帮着照料锦溢,只是那医学得半生不熟。锦洋虽没能逃离轮椅但他也有自保的本领,他发出的镖一般练武之人几乎无一能躲,他在音律方面成就也不凡,残夫人教给他的笛子他用了短短一年时间已经青出于蓝,最近又研究起埙来了,他不喜言语却善于观察身边的人和事,他很少在外人面前笑,但只要他在外人面前笑了就代表有人要有祸事上身了。锦溢因双生子加上早产的原因体质一直比较弱,虽这几年太后很用心地为他调理使他不至于体弱多病,但他的身体比不上几位哥哥,他对武学兴趣不高却在诗词书画上大有兴趣,小小年纪便熟读许多古籍,练得一手好字,最近他又开始研究起棋来了。宁淑的医术越来越出色了,宛莹和太医院的御医都对她甘拜下风了,去年于候府后门的厢房开了间医馆替百姓看起病来,锦云偶尔出宫给她帮个忙,由于宁淑长得实在是倾国倾城,还心底善良,京城里对她倾心仰慕的少年公子可谓是甚多,刚刚开医馆那半年经常会有些公子哥无病也到医馆排队问诊,目的只是为了近距离地见上她一面,跟她说句话。每每遇到这种人宁淑难免要费一番口舌去打发他们。后来有一次锦翔路过医馆,遇上了宁淑正在很费力无奈地打发一名官宦世家的公子他便出手替她解决了并郑重在医馆贴下告示,妨碍宁淑行医者与扰乱京城治安同罪,这才消停下来,但是还是偶尔会有些公子在医馆外驻足,远远地观望一下。宜香越长大也越发温婉动人,她平日里除了看书,弹琵琶就是绣花赏鱼,她极少出宫,十足的深闺小姐。石建昭和玉平,建业三人还需到太书院上课,课余时间建昭会去宁孝殿向韩显讨学武功和兵法,韩显很用心教,他的悟性还不错,暂时也算略有所成。而玉平则把郑月欣的绝学-箫学得极好,锦云也只能在她之下,祥王夫妻二人对建业还未加予其他学识,除了学堂上的东西外其他的还未让其接触,毕竟也算年幼。如芊因受文人雅士之影响现在成了盛名远扬的京城第一才女,琴棋书画诗词歌舞棋无一不晓,尤其是古筝,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至于贤妃林巧,自敏娴落崖次月起她便得了一种怪病,每月十五月圆之夜便会全身冰冷,之后的三日便会全身骨头软化,不能动弹,靖轩为她广寻名医,至今仍无人能治,每月十五靖轩都会与残星一起发功为她护住心脉她才得以保命。靖轩终究是不忍为难她,为了满足她的请求,靖轩封她为皇贵妃,赐她管辖六宫的权力,介于她的身体状况还让淑妃苏碧协助。但靖轩还明确告诉了她,后位除了敏娴不会再有第二人,还有,如若锦云,锦洋和锦溢等人有任何闪失只要查到与她有一丝关系靖轩不会再心软。贤妃相信靖轩对他的愧疚早已殆尽,这次没有开玩笑,所以不敢动三个孩子分毫。靖轩没有把锦翔列进去因为他觉得锦翔足以对付她,而作为储君,很多人欲取之性命,他要多锻炼自我保护的能力,而林巧还真闲不住时不时去对付太子锦翔,这八年来,太子锦翔与她安排的黑衣人交手的次数可谓是不少,还好都安然度过且越战越勇,锦翔没与静轩提及,只是暗自一直与她斗着。。。

今年大烙入冬算是正常,但是今年的雪却下得很大,多地有雪崩的现象,静轩便派太子出巡,视察情况。

第95章 除夕的不安

转眼间快要过年了,天气也越来越冷,这几日北风呼啸,鹅毛般的雪纷纷扬扬地下了几日,屋外,房上,树上,地上都被白雪覆盖着,整个皇宫放眼望去都是白茫茫的一片。敏娴担心太后在太庙住得不好,命人准备了一些御寒的物品亲自送过去。

“母后,我给你送来一些御寒用品。”

太后长吁短叹了声说道:“你怎么又给哀家送东西过来?哀家不是说过吗?内务局每月都会按时按量给哀家送东西来,哀家这什么都不缺,你不用担心。”

“母后,您如今身子不比年轻,受不得寒气,你又不肯回慈宁宫住,我不亲自来瞧瞧怎能放心?”

“这里虽然是清静之地,但比慈宁宫好多了,哀家住得也放心,你不比担心。”

“母后,后天便是除夕了,按例皇上会在百欢殿设宴款待群臣,后宫有品级的妃嫔都会出席,您很久不曾出席过这样的宴会了,去凑一下热闹可好?”

太后沧桑的语音缓缓解释道:“敏娴,你一向看事情都很细,也知道欧丞相在朝堂上就代表着哀家还有一定的信臣,哀家既已放手就不要再出席在他们面前,以免引起朝堂上的纷争,给轩儿徒增烦恼。所以,哀家除了家宴,不会出席别的宴会。”

“母后的用心良苦皇上日后会明白的。”敏娴柔声宽慰她

“他明白与否都不重要,哀家只是希望他好,好了,东西也送到了,哀家你也看到了,放心吧,回去吧,哀家没事。快过年了,你这个掌凤印的后宫之主事可多呢,去忙你的吧。”太后轻声慈言地驱客。

敏娴见状不好强留便说:“那儿媳就先告退了,改日再来看母后。”说完便欠了欠身,转身走了。

欧太后不知道,今年的年夜宴注定不凡,她注定错过一场好戏。

除夕夜,百官齐聚欢庆殿,一片热闹,随着陆总管的一声:“皇上,皇后娘娘驾到!”靖轩牵着敏娴一起走了进去,在主位上坐了下来,百官齐拜,三呼万岁,三呼千岁,一切繁琐的礼节后,百官均坐下饮宴,歌舞也渐渐开始了,哲王举杯说:

“皇兄,臣弟敬您一杯,祝您在未来的一年里龙体安康,事事如意,祝大烙风调雨顺,国泰明安!”

“好,冲你这句国泰民安,众卿陪朕一起喝下这杯吧。”靖轩朗声吩咐。

众人应声举杯共饮。一段歌舞完毕欧丞相起身拱手对靖轩说:“皇上,臣今晚特意命人准备了一支歌舞为大家助兴,不知皇上是否赏臣这个机会?”

靖轩心里想这个老奸人定是又想耍诡计,他倒要看看他还要耍什么花招,于是他不紧不慢地说:“舅舅一片好心,朕怎么会拒绝呢?”

得到靖轩的允许,欧丞相身后的随从便退了出去,片刻钟后,大殿上音乐响起,两排伴舞缓缓进殿走到舞台上各自向左右两边向后半倒,大概过了十人之后领舞者出现在两排人中间,此时此人还是用袖子挡住脸,她的手渐渐舞动起来,袖子打开,脸被面纱遮住,只露出眼睛以上,一双闪亮的丹凤眼配合着一双浓浓的柳叶眉出现在众人面前。皇上,太上皇爷,太上皇妃,祥王,允王,哲王,哲王侧妃孙月均为之吸引,尤其是靖轩,他已微微皱起眉心,眸色深邃地看着领舞之人,他的身体重心已不知不觉的向前倾。欧丞相看到他这样脸上闪过一丝得意笑。敏娴自然感觉到他的异常,她也猜出领舞之人身份不简单,因为她还没见过靖轩在外臣面前如此失常态,但她却没出声而是转回头重新审视舞台中央拥有与她一样独特丹凤眼的女子,她猛然想起靖轩第一次替她画眉,画的就是与这女子一样的柳叶眉,心中顿时有股不安闪过,她看向一旁的众皇室宗亲时看到孙月投来担忧的眼神,孙月快速撤回那个眼神。期间,她的余光感受到所有皇室宗亲的知情者均向她投过担忧的眼神。舞毕,不知情的众大臣均鼓起掌,女子走到殿前向皇上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