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别扯什么外国人素质高,街上都没有垃圾之类的屁话。
哪个国家没有随手乱扔垃圾的人?
哪个国家没有满是垃圾的街道?
真要是比,南宋都城临安就有完善的城市排水系统,根据古籍记载,整体卫生条件很不错。
而两三百多年前的巴黎,还是臭不可闻的城市。
谁祖上还没阔过?
谁祖上还没当过泥腿子?
当时是王辉提出,专门安排人来收礼物的包装,很快大家一致同意。
这是整体形象问题。
包装打开,人群中的惊喜声此起彼伏。
一份礼盒,有三样东西。
一份中英日三文的文字材料,封面精美,以小册子的形式发到在场众人手里。
用的纸不错,装饰也很精美。
即便峰会结束,这个小册子也会成为很棒的纪念品,可以留下来放在书架里的那种。
里面的内容是中国重工从无到有的发展史。
几位客商翻开精美的小册子,低头阅读。
黑白照片,彩色照片,夹杂其中,排版意外得还很讲究,有种历史沉淀后的厚重。
这批来自全球各地的客商,承受了日本主办方连续三天的“私货”洗礼,虽然会在心中对中国的重工有一些想法或者不满,可是回到现实中,这生意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
重工企业之间除了竞争也有合作。
除了合作还有专利的转让。
一个行业的前行绝非靠一个厂家的力量就可以推进。
所以,这些客商也不会愚蠢到把小册子烧了又或者是付之一炬,用来表达对中国占据产业链重要位置的愤怒和无奈。
王辉等人的目的很简单,不需要他们现场就读这些资料,也不需要他们立刻扭转对中国厂商的看法。
只需要种下种子。
在未来的合作和竞争中,再找机会让种子慢慢发芽。
小册子,是在刘丹的沟通下,由国内的相关人员连夜赶出来的。
做这件事儿的时候,据说那个团队的人员不但没有怨言,反而当成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