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锦觉得,鸿胪寺搜刮的还不够狠,起码跟这些年来北狄向大周索要的比,还是不够狠。
国与国之间谈的应该是纯粹的利益,而不是什么仁德气度。
但是她不得不承认,鸿胪寺做出了一个巨大的改变。大周的鸿胪寺总算是成长了。如果鸿胪寺继续成长下去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她很期待。
薛潜也觉得鸿胪寺如此做法很是解气,如此大周的好儿郎们才不算是白白牺牲。
天底下哪里有胜者向败者赔款了事的道理,偏偏这样的事情已经持续了许久,直到今天,直到今天已经憋了许久的郁气才算是吐出了一口。
李熹从少年意气角度出发当然会觉得管寺卿的做法极其振奋人心。
但是如果易位而处,他是绝对不会那么做了,前人既然已经踏出了路,那就老老实实地跟着走就是了,何必节外生枝呢?
不过李熹还是挺佩服管鞅的勇气的。
赵普则是感觉,管鞅实在是逼人太甚,万一战争再起,管鞅就是罪人。
能用钱摆平的事情,为什么偏偏要用武力去平定?
战场之上风云变幻莫测,失败乃兵家常事,管鞅最后的保险注压在此上实在是失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