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尤其不能忍的是,元烨的生母容才人是元烈原配陈氏的婢女。
陈氏,是她心里一辈子都过不去的那道坎。
当初,先帝在位时,因膝下无子,国中宗王子侄争权夺势,致使京中混乱多年,朝廷外强中干,各地政令不达,不少地方节度使拥兵自重,西南、西北、东北等地又有异族不时进犯,偌大的疆域,随时有分崩离析的可能。
元烈本是闲散宗室,居于偏远的朔州一带,祖上与先帝亲缘已疏,无甚权柄,只因性情豪爽,为人仗义,豢养大批幕僚、豪士、家将,趁此机会,纠集当地壮士,以宗室之名起事。
只是,人单势薄,打过几场胜仗,占据一块弹丸之地后,便再难前行半步。其时,北有突厥,南有河东节度使,两面夹击,求生艰难。
为谋生路,属下多劝元烈与陇西望族、百年世家谢家联姻,以取得谢家的支持。而谢家族长谢长愈亦看中元烈的才能,有意将女儿许配给他。
只是,元烈早已娶朔州一位军中小吏之女陈氏为妻,夫妻恩爱,育有两子,他不忍舍去糟糠之妻,便始终拒绝。
陈氏见他日日被谋士们苦劝逼迫,为难不已,于心不忍,自知家世单薄,无法在大业上帮他半分,便主动让出正妻之位。
最终,元烈照着谋士们的意思,聘娶谢家女郎为妻,成婚后不久,便得谢家助益,踏上南征北战之路。
谢氏出身世家,性情清高,不屑放下身段,与元烈温柔亲近,加之两人聚少离多,因此一向感情淡薄。
后来,元烈得登大位,因多年愧疚,有心封陈氏为后,又引起当初追随其左右的陇西望族们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