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页

秀才遇上兵 江甯 1170 字 9个月前

林玉瑾忙上前将他扶起:“吴先生莫要多礼,此处没有外人,权当是自家人相处便是。”

吴墨石慈爱的笑了笑。他瞧林玉瑾脸色有些苍白,知他定是又晕船了,忙叫下人温了汤来给他暖暖胃。

“殿下一路劳顿,房间已经收拾好了,殿下先去歇歇吧,其他的事待殿下休养好再说不迟。”

林玉瑾摆摆手:“无妨,如今情况如何了?”

吴墨石道:“李崔两家已是强弩之末,其余几大世家在我的运作下,也接连遭受重创。尤其是去年屯粮一事,各家都受了不小的损失,一时间还缓不过劲儿来。下面一些小家族趁势做大,江南商场怕是要乱上一阵子。不过一切都在掌握之中,殿下大可放心。”

“有吴叔叔在,还有什么不放心的。”他小手一抬,笑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这些世家大族即便被重创,也不至于全军覆没。不过江南商业格局经这次之后必然是要重新洗牌的。”

吴墨石道:“江南腐朽的太久了,若不从根源解决,将来必成祸患。不过经此一事,江南方面元气大伤,甚至未来三年内,江南税收都要受到严重影响,国库也势必空虚。”

江南自古便是税收重地,国库大半的收入都来自江南。江南商业之发达也不是其他州府可以比的,一旦江南乱,不止国库,就连京畿,江北各地也都会受到波及。这也是为何南楚历代帝王不敢轻易动摇江南根基的原因。

但林玉瑾却不怕。

他在江北经营大半年之久,开通西戎东夷通商口,又放宽东关行商政策,江北商业也渐渐显露出繁荣的态势。

加上海岛上拿到的大批金银财宝,自然不惧江南税收空虚。只可惜江南若不景气,百姓日子便会艰难许多。

但若从长远眼光去看待,熬过这三年,好日子还在后头呢。真有那眼光卓越的商人,必会抓住江南商场洗牌的时机,顺势而为,说不得还能在日后的江南商场中站稳脚跟呢。

就比如那个跑东跑西的钱串子,像是长了一只狗鼻子,隔着一条渭水呢,就闻到江南的铜臭味儿了。这不是早两日便与林老爹辞行,将灵州的粮种铺子交给本家侄子打理,自己收拾了细软,孤身登船,往江州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