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灵州,扼南北。灵州若失,则江北之地失了大半。东西两路大军围攻紫金关。如此一来,紫金关便要承受更大的压力。
朝廷这下是真的急了。
荣太后不在乎西北得失,更不在乎睿王死活。但看得懂战局的人都明白,庆州失,整个江北便再无一支军队能挡的住北秦的兵马。即便最后守得住紫金关,也必将付出惨重代价。
只可惜,明白的人太少了。更多的是揣着明白装糊涂,默许了荣太后对睿王的所作所为。北秦又何尝不是抓住了这一点,才一举攻下庆州的呢。
众朝臣联名上奏,荣太后终于下旨,封大将于弘文为征北大元帅,率军十五万,渡渭水,指挥江北之战。同时又令潞州军分兵五千驰援灵州,无论如何,务必在于弘文大军抵达紫金关前,保住灵州。
韩励接到旨意,无奈的叹了口气。
潞州先后两次派兵驰援紫金关,第一次于半路遇伏,无一生还。第二次助紫金关夺回小春城,谁料那周广陵使了一招空城计,将五千人马全都射死在小春城里。城没夺回来不说,人马也都折损了。
潞州本部两万人马,如此折损一半。好不容易征召新兵一万,却又要被派去支援灵州。
韩励犯难的揉了揉眉心,他这个潞州守将,当的可真难啊。
没办法,谁叫潞州不是战略要塞,又与灵州和紫金关互成犄角。潞州的存在,本也就是为了保这两处重城的。
只是派谁去,韩励有些摇摆不定。这其中的关键便在于灵州城守将孟忠。
孟忠不比吕茂祥,灵州城也不比紫金关。
镇守灵州的孟忠是老将了,但此人资质平平,刚愎自用。早年与林晏颇有嫌隙,于军中一直不曾得重用,只在朝中任闲职,满腔愤懑无处发泄。直至楚和帝抄没林家,孟忠才算熬出头来。
人一旦得了权势,便会想要更大的权势。孟忠对于早些年的事儿一直心有芥蒂,但凡被他逮住机会,一定会想尽办法捞个军功,证明自己不比林晏差。此时北秦东进,韩励就怕孟忠贪功冒进,坏了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