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碧和本就有凝聚人心的本事,加上百花宫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有天险助阵,所以这么多年来,从来未有人进犯成功,此次,她们更是准备充分,不但在各个机要位置加派了的人手,而且重新摆阵排练,十分尽心尽力。

但是就算在如此危急的形势之下,百花宫主依旧没有露面,还是在山洞里修炼,避而不出。

各大门派集聚的大军很快到了山脚之下,这位书生虽然年轻,但是有勇有谋,为人沉静得体,做事滴水不漏,很快就赢得各大门派的共同支持,各家的长老也都对他十分信任,认为此人的确是个人物,可以堪当大任。

虽然百花宫地势险要,可是终究人数有限,守住山门的姐妹很快在大军的强烈攻势之下溃败,退居到了后面几道防线。

江湖大军被自己的胜利冲昏了头脑,纷纷要求加快速度,尽快挺近,迅速解决,而这位书生此时劝力排众议,让大部队的进攻速度停了下来。

他的理由是,事出反常必有因,百花宫能够盘踞这么多年,自然是有它的法宝。更何况,我方初来,并不了解情况,如此贸然行进,很容易中了对方的圈套。

各家长老觉得言之有理,如今反正胜券在握,不如把步子放缓一些,不要助长这种急躁的情绪。于是各家反而停止前进,在百花宫的门口安营扎寨了起来。

这时,书生突然将各家长老召集起来,开了一个神秘的会议。

会议的主题就是——之前离开了百花宫的那位剑客。

书生说自己通过信息渠道打听到了这件事,知道那位剑客在百花宫住了几个月,可谓是对百花宫的上上下下都非常熟悉。更何况,他后来亲自被百花宫主赶走,与百花宫的脸面已经撕破,就算之前有了什么交情,如今也不复存在。如果大军能够将他找来,说服他,使他愿意带路,何愁百花宫不破。

众位长老一听,连声叫好,纷纷称赞书生的确是智谋过人。居然能想出这等好主意。

这时门下一位长老提议,这位剑客当年曾拜过在家的哪一位当过师父,请他牺牲点薄面,赶紧修书一封,将他赶紧请过来。

这位挂名师父无奈被众人赶鸭子上架,连夜写了一份信,信上大道理写了一堆,无非是把天下大义抬了出来,高帽子戴了一大堆,就是为了逼对方现身。

谁知道,这位剑客不知道是嫌酒不好喝,还是牛肉不好吃,居然不再游山玩水,还真的赶了过来。

赶过来之后,他就欣然表示,自己之前一时糊涂,被百花宫的宫主美貌所迷惑,于是在此蹉跎了几个月时光,如今大军要剿灭百花宫,他乐意之至,愿意帮忙。

不过,这位剑客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百花宫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如果非要强攻,就算最后有了胜算,但是恐怕己方的人员伤亡也不会在少数。

更何况,他在百花宫住了些时日,深感百花宫也不全是手染鲜血之辈,大部分宫女还是好人,他想为她们留一条性命。如果可以的话,尽量能够只杀百花宫主还有她那几个贴身侍女,其他人,能多放几条性命也算是慈悲为怀,对大家的名声也更好听。

众位长老听完,觉得有几分道理。于是问剑客道,可是有什么好主意。

剑客说,如果同意这样行动的话,他当年在后山搭亭子居住时,半夜闲来无事,经常在后山闲逛,于是发现了一条隐蔽的小路,如果从那里上山,可以攻其不备,出其不意。

众位掌门听了,连声叫好,纷纷表示这个主意可行。

书生表示,剑客此计虽好,但是路途狭窄,如果大队人马都从这儿走,不但容易走漏风声,而且行动迟缓,反而容易打草惊蛇。还不如集结所有门派的精锐力量,整合成一支队伍,由他和剑客率领,从后山这条小路攻上去,前后夹击,必能一举剿灭百花宫主。

众位掌门连声叫好,大家合计了下,每人出了座下最为强悍的弟子两三名,精锐力量全部出动,交由书生整编,剑客带队,趁着夜半时分,一起从后山的小路绕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