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圣无死地,贤无败局;缝祸于渺,迎祥于独”!世人皆赞叹小十九颇有历代先祖,开国皇帝之风范,更盛名为一代贤王。小十九尚且年幼,美名却远播到了都城。
现任皇后本就是蛇蝎心肠,善妒如命,使了无数手段才当上这东宫之主,便立即派人杀了刚废的皇后。皇后本性如此,如今听到小十九小小年纪就有如此美名,长大岂还了得。
皇后眼里容不下一粒尘埃,便不断在皇上身边蛊惑,责备皇上给小十九取名就有诸多不妥。更是鼓吹小十九都被世人赞有帝王之相,可成一代贤王,留着,将来必成大祸。
起初皇上并为将小十九的事放于心上。直到朝堂之上竟亦有老臣不断觐见,赞叹小十九,也就是南宫贤小小年纪居然跟着英将军出入沙场杀敌,还立下过不少功劳,南宫贤毕竟是皇上骨肉,理应赐予就近封地,也便于宫中培养贤才,而不该让南宫贤这尊贵的身份在蛮荒之地受苦,此举只会让他人认为皇上对各皇子有失偏袒。
多人多赐曾提起小十九,皇上也不得不留意起来。这个小十九,取名贤,也不过是自己当时随意赐名,希望他能有贤良美德罢了,谁曾料到小十九竟有这等本事。
虽然小十九从未居于深宫,靠着英将军的眼线,小十九多少还是感受到了那个陌生都城的忌惮。
因此,小十九在进贡时,有意掩饰,价值,本身谦诚,也就顺便装作从未听闻朝廷之事。机缘巧合之下,小十九趁机借故,出于自己的微知拙见向皇上恳求重新赐名。
小十九满满诚意,告知皇上,自己担当不起这“贤”字。经过自己深思熟虑,希望皇上能赐“翾”字。《说文》解,翾,小飞也。以此向皇上表明心意,自己胸无大志,无心眷恋朝廷之事。皇上之前便心有膈应,便准了。从此,小十九,也就是南宫贤,自此更名为南宫翾,世人尊称为翾王爷。
皇后在此之后,却在皇上面前痛斥南宫翾的狼子野心,说南宫翾怒飞饥啸,翾不可当。而皇上回想起南宫翾的言行举止,竟觉得脊背发凉,此时的南宫翾不过十来岁小少年,竟有这般魄力与智慧,犹如鹰击长空的气势,远是其他皇子所不可比拟的。
回到前言。
南宫翾接到军报之后,心里忐忑难安。因为,在此之前,昏庸无德的皇上受人蛊惑,糊涂至极,竟下了诏书,以莫须有的罪名将白相国治罪,并且株连九族。
白相国可是当朝之上少有的功臣、忠臣,南宫翾更与白相国时常共谋国事,兴许也因此,南宫翾被困宫中多时,皇上却丝毫未将此事告知南宫翾,而是让六皇子南宫澈,澈王爷去火速抄办白府以免夜长梦多。这分明就是调虎离山之计。
南宫翾赶到宫外,急忙告知等候多时的贴身侍卫甘遂。
甘遂年长南宫翾许多,曾是周边小国干将,在被英将军及年幼的南宫翾攻打时败下阵来。当时甘遂就身中数箭躺在地上奄奄一息,却亲耳听到年幼的南宫翾在英将军身边提出要禁止将士屠城,还指派军医不论敌军,受伤者一律一视同仁诊救,甘遂便是南宫翾当时救下来的无数人中的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