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就如同棠璃面对太子的死亡不会感觉到如何悲伤,他其实也并没有多么讨厌憎恨太后。

不过是一段数据、躺在现实中某个地宫深处的一具白骨,有什么可投入真情实感的?

对他而言,这个世界唯一真实的存在、他唯一在乎的人,只有张徵。

四年后,太后按照史实被棠璃逼得在后宫自缢而亡,临死前留下一块素帕,转托宫女交付棠璃,上面用有些凌乱的笔墨写着——

檀郎无情,妾身薄命,彼岸花开,奈何难渡。

今世与君终缘浅,但求来生相皓首。

就连棠璃的文化水平都能看出来,这是几句幽怨到不行的情诗。

棠璃烧掉这块素帕,将太后安葬于先帝陵寝,对外则宣称太后思念先帝过甚,因病而逝。

……反正走向差不了多少,就不要在意太后想要与他相好、临死前还留下情诗帕子这类小细节了。

而这天午后,十三岁的小皇帝独自坐在寝殿里,捏着几页字纸,脸上阴晴不定,眼皮时不时的还抽搐几下。

这几页字纸上,详细描绘了一个荒诞不经的故事。

一名贵族少女与寒门少年偶遇相恋,却因为门不当户不对,被家人强行拆散。

紧接着少女入宫,经历几番挣扎沉浮成为皇后,在宫里与中了状元郎的寒门少年再度相遇,两人情难自禁,酒醉后春风一度,清醒后知道闯下大祸,于是各自离散,再也没有联系过对方……少女所生的第二个孩子,并非她与皇帝之子,而是她同寒门少年的爱情结晶。

十年后,此事被皇帝和大儿子有所察觉,而皇家血脉混淆非同小可。

手心手背都是肉,却到底要有所取舍。少女为了保护情郎和小儿子,先下手为强,含泪忍痛毒杀了皇帝和自己的大儿子,扶小儿子继位为帝。

少年却一直不知幼帝是他的骨肉,少女也无从解释,他只以为她是贪恋权势毒杀一国之君,毒杀自己的丈夫孩子,完全不能理解她的做法,认为她心思过于歹毒阴狠,从此与她彻底敌对决裂,成为不死不休的宿敌。

少女自承无论有什么样的结局,都绝对不会怨恨少年,只怨这天意捉弄,令有情人反目成仇。

……如果这字纸不是太后的亲手笔迹,上面描写的少女不是太后本人,少年不是棠丞相的话,倒是个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故事。

这个故事,甚至严丝合缝、无懈可击。

太后当年入宫侍奉君王,容不得半点闪失,如果真的与一个寒门少年曾经短暂相恋,家中肯定会提前将所有证据痕迹抹除的干干净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