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皇妾+番外 恪非 865 字 2024-03-08

叶知秋借着这机会闭门谢客、一连歇息了好几天,却在暗处和chūn十三谋划将赵家买官卖官、行贿受贿的事儿都掀了出来。

本朝对行贿之事颇为容忍,因为只要是人嘛,都是贪财的,连朝廷都将此事默认了下来,官员奉酬都是象征性的给那么一点儿,其余的都靠他们自己的,皇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作没见便罢了。

可买官卖官就不同了,本朝无论大小文职官员都得进过院试、乡试、会试、殿试一层层选拔上来了,除了有些有门路的管家公子哥能搭上什么线做个武官,鲜有人能一步登天没个来路的坐上文官的职位。

更何况,本朝的读书人哪个没进过头悬梁推挤股将圣贤书读烂了才考取到了功名?赵家倒好,借着后宫里有赵贵妃撑腰,竟然敢大着胆子去买官卖官,这不是将把柄送到那些吃人不吐骨头的文官手里吗?

当下,朝里的文官们直接跪在奉天殿外,非得让皇上给个说法。凭什么他们要寒窗苦读数十年载才得了一官半职,那些肚子里没半点儿笔墨的人却能轻而易举的得到他们苦苦寻觅的东西。

这天底下谁都可以得罪,就是不能得罪文官里的这张嘴。

皇上不搭理他,行,言官跪在养心殿前想用死谏的方法成就了自己的丹心清明,史官们把这一诛一件尽数记载在史册里,让皇上被后人唾骂,其他的文官传歌写文,没过几日,京城里都知道赵家出了个妖妃,要霍乱江山社稷。

皇上本意是包庇赵贵妃和赵家的,这篓子是赵贵妃的亲哥哥捅出来的,况且赵家大哥往前对他也多加相助,可惜这些文官们是些倔脾性,得理不饶人,皇上被bī的没办法只能讲赵贵妃贬为妃位,将赵家抄家流放这才歇了文官的火气。

被贬低位份的赵贵妃如今只能被人称作赵贤妃,这事儿发生的这般巧妙,她岂会不知道这后面没有朱厚德的手笔?

不过她也料想到了,当初没让人杀了他们,就得承受起他们的报复。

有朱尧舜在,她需要怕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