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她现在经济状况,就算喜欢盆景,也舍不得花钱买。
或许是时代不同的原因,这家店里大多数盆景,都采用传统的手法制作盆景,前期无非是修剪、蟠扎、造型,而后期则主要是短截、疏剪、除孽。
这些手法,其实高中语文课里学过《病梅馆记》,有了详细的介绍。
梅的枝干的倾斜、枝叶的疏朗、枝干的弯曲,这样的病梅,才是最美丽的和最值钱的。
说得简单一点,就是主干扭曲成虬状,以老和枯为美。
而枝干则根据不同品种,要么弯曲流动成下泻状,其间少曲节变化,有如江河直下,一泻千里,气势雄浑。
要么突然向下曲折跌宕,变化强烈分明,下跌后流畅自然,起到弥补高脚部位少枝的空虚感。
也有人喜欢主脉圆转流动,与干身走向相同,有如关羽临阵时所用的拖刀,给人一种断后押脚之意。
或者高位出枝,主脉曲节起伏,与飘枝有相似的地方。其最大特点是,在众多统一造型枝押异军突起打破构图的边线。正如诗中的“一枝红杏出墙来”。
也有主脉在平行中稍向下飘。为求得最佳的曲线美,节与节之间可互换出枝角度,加强节奏感,但不偏离主脉中轴线。
当然也有人追求古朴和健康,刚更简单,直接用回缩修剪,达到矮化盆景,抑制发展的目的。
毕竟花盆面积有限,太大的植株也种不了。
也能起到复壮作用,使得多级分枝过渡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