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勺温度正好的米汤被舀进嘴里,景润调整了坐姿往母后怀里缩了缩,嗅了满鼻的清雅百合香,格外清隽怡人。乳母将他那娇滴滴的小妹妹如意抱进来,景润仰头看母后,她秀致的眉宇微拧,将手里的汤勺放回去,盯着在父皇怀里花样撒娇的如意看,似乎是在反省自己最近是不是太过偏心,太过忽视自己的女儿了。
果然,晚膳时母后便交代了乳母来喂景润,自己亲自给两岁大的如意调了米汤,一勺一勺极有耐心地喂给她。在五岁大的景润眼中,他父皇端坐在一边,平静的表情下依然是一副总想找茬的神态,掠了眼被米汤糊糊喂得晃悠悠的如意,又意味复杂地将视线放在母后身上许久,见母后似乎并没空搭理他,叹了口气,起身走出了殿门。
等到母后发现父皇不见了已是半个时辰后。内侍殷勤麻利地收拢好了碗碟肉糜,母后才盯着空荡荡的龙榻,惊奇地问:“陛下呢?”
内侍面面相觑,却听一个清清凉凉的声音从殿门口传进来:“陛下走了,陛下又回来了。”他父皇的脸上萦绕着一种挫败寂落的神情,正对上母后满目的疑惑,而后将视线转到了景润的脸上,慢悠悠说:“润儿五岁了吧。”
萧景润登时有一种不好的预感,寻求凭靠般的往母后怀里缩了缩,果然听他父皇思忖着说:“该进书房了。”
最先得到这消息的是他五叔,景润喜欢五叔,觉得他虽然有点傻,但为人和蔼可亲,嗯,比他父皇可亲一百倍。在得知皇帝陛下要将年仅五岁的太子送到那一帮老学究手里摧残后他立马行动起来,几乎调动了自己的全部智慧,有勇有谋地筹划了一番,然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钻进了太后的祁康殿。
景润被母后抱着刚走到祁康殿门口,就听见里面传出来祖母中气十足的声音:“润儿才五岁!怎么着也得再留一年,不然哀家跟你没完。”
父皇的声音则显得克制而镇定:“润儿是太子,大周的千万里江山迟早有一天是要传到他手里的,在这毫无边际的娇宠之下已养成了软繻性子,将来如何指望他扛起社稷,绵延大周国祚?”景润并听不太明白父皇话里的意思,但却感觉到母后的身体略显僵硬,看着他的眼神也变得复杂起来。
正当母子两僵持不下之时,他五叔从太后身后冒出个头来,“如今天下太平,八方来朝,内无近忧,外无虎狼环伺,太子只需安心做个守成之君便罢,有什么难的?”被父皇瞪了一眼,他五叔讪讪地将头缩了回去。
父皇当机立断,从母后手里将景润夺了过来,又想了想,将他放在地上让他自己走,说:“朕已召了太傅、少师入宫,就从明天开始,卯时进书房,戌时散学,少一个时辰都不行。”他听祖母抽了口冷气,“我看你是疯了,他才这么大点孩子,你让他……”祖母眼珠转了转,将视线投到母后身上,“皇后,你的意思呢?”
景润仰头泪眼汪汪地看着母后,见她低着头踌躇了一会儿,才轻声说:“就依照陛下的意思的来吧,他是储君,身上的担子重,不能跟一般的孩子相提并论。”
殿内一下子寂静起来,萧景润终于摸了一把辛酸泪,而后被他父皇生拉硬扯地扔进了书房。
许多年后直到景润成人他亦渐渐摸索出来,他的父皇不论有什么决定,母后大多是无条件支持的。哪怕所有人都反对,哪怕她自己心里也并不好受,可她还是会站在父皇那一边,也许是为了让他看起来不那么孤零零的。
到这里,景润觉得用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来形容比较合适。进书房后转眼十年,萧景润长成了俊秀修长的翩翩少年。宫闱的生活很平静,他是唯一的皇子,话本上的皇家兄弟勾心斗角、夺嫡的戏码在他看来遥远至极,他从小就是在一种安稳、没有威胁的环境里长大,性子也不出意外的温和宽厚。
若说他会对着谁焦躁犯脾气,大概只有他的妹妹如意了。他烦死这如意了,小小年纪,仗着一副倾国倾城的面容和哄父皇开心的本事,常常跑到他的东宫里作威作福,不是打哭他的内侍,就是踩死他养的斑鸠。偏偏他还不能告状,不然就落个心胸狭窄、小肚鸡肠的摘责。
所幸,还有疼他的祖母、五叔和姑姑。
全家人都疼他,每当他被叫进太极殿询问功课时,大家都如临大敌般看着风向,等着消息,生怕一个不留神他又被父皇责骂甚至他一气之下要让人把他架出去打上几棍子。
一勺温度正好的米汤被舀进嘴里,景润调整了坐姿往母后怀里缩了缩,嗅了满鼻的清雅百合香,格外清隽怡人。乳母将他那娇滴滴的小妹妹如意抱进来,景润仰头看母后,她秀致的眉宇微拧,将手里的汤勺放回去,盯着在父皇怀里花样撒娇的如意看,似乎是在反省自己最近是不是太过偏心,太过忽视自己的女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