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页

事情是这样计划的。

先由教授根据他拿的论题,将同样的题目给韩水青。然后,分两步进行。他找机会接近她,认识她,获得她所有论文的详细形成步骤,为调包准备充分的证据,万一要辩真伪时,不至于暴露事实。而教授则在论文截稿后,将两人论文的封面调换,完成最终偷龙转凤。

而按照答辩程序,助教会在答辩前半小时,给每个答辩学生发一份论文副稿,这也是教授用的标准稿。

按他们的推敲,韩水青在发现自己的论文被人换了以后,会有三个选择。

第一,去向教授们说明这件事。这样,就会牵涉出到底谁在说谎的问题。他和教授会一致咬定是她搞错。然后她就有嘴说不清,不仅要废弃事先准备的综述部分,还要面对完全不熟悉的另一篇论文的答辩。印象分肯定是没了。结果,一定死得很难看。

第二,就是她一声不吭,结果却是一样,得用周林海的论文答辩。

第三个选择,就是她坚持用自己的论文。而这个选择,是最难的,却也是最能将韩水青置于死地的选择。

因为,他和马教授的指证将会让看似与作弊无关的事件,弄成韩水青找他当枪手的真正作弊事件。他会承认韩水青出钱让他帮她写论文并准备综述。而他完成两篇之后,反悔了,不想让他人侵占自己的成果。于是,他偷偷换了论文,综述却保持着原有的内容。以这样的方式,想让韩水青在大家面前出丑。而马教授,会作为旁证,证明水青参加论文指导时显露的可疑之处。还有其他人证,加上他两篇论文都有按日期的不同存稿版本,修改进程和观点摘录,足以让韩水青身败名裂。

这种做法,将拉他下水,学校也可能会对他参与作弊而给与处分。正因为做出这样的牺牲,再加上有力的人证物证,才能钉死水青的错处。同时,英国那边却会为他提供世界一流名校全额奖学金和生活费,并给他安排报社的职位。两相比较,丢了芝麻,捡了西瓜。十分划算。

周林海一五一十将整个事件的始末告诉韩水青。

水青猜到了前面两个,最后那点,她却没想到。真是有点打冷颤。想象一下,当所有知情人和证据都指认她是花钱买论文时,还有周林海慷慨陪葬,她必定要背起这个罪名。